摘要: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承载着千千万万食客对美味的期待。然而,当这碗面蒙上了食品安全隐患的阴影,它不仅可能成为伤害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是对消费者和市场信任的打击。日前,省市场监管局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设置的“市话实说”栏目,曝光的兰州市马安军辣子牛
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承载着千千万万食客对美味的期待。然而,当这碗面蒙上了食品安全隐患的阴影,它不仅可能成为伤害健康的“隐形杀手”,也是对消费者和市场信任的打击。日前,省市场监管局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设置的“市话实说”栏目,曝光的兰州市马安军辣子牛肉拉面馆的短视频,“爆火”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连日来,我省市场监管部门与广大网民高效联动、互动,主动精准出击,迅速对相关行业展开“拉网式”排查整治。这不仅是一场关乎食品安全的监管执法行动,更关乎消费信心和市场健康,也从侧面体现了创新监管的影响力和成效。
01
监管有力度更有温度
市场监管是有关部门和执法者的职责所在,但如何把监管过程公开透明且真实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如何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市场监管工作?基于这样的思考,省市场监管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的监管执法方式。
“我们始终坚持‘监管为民’核心理念,利用‘陇上食安’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大力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并通过‘市话实说’‘市监e线’等栏目,用最直观的方式让监管可视化、透明化,在提升市场监管执法震慑力和影响力的同时,也增进了公众对市场监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2月26日,省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前往位于兰州市七里河西津东路的马安军辣子牛肉拉面店进行突击检查,并用镜头记录下了执法全过程。3月4日,这次检查的实况在省市场监管局的第115期“市话实说”播出,消费者直观地看到了那些被隐蔽的食品安全隐患,迅速引起广大网民的热议。截至3月24日,该视频点赞量10.7万,评论3万多条,分享19.7万次,后台全网播放量1600多万。
“市场监管局给力!”“干得漂亮,监管栏目就应该是这样!”网民们纷纷留言。这场“直播式”的曝光,不仅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餐饮行业的长久发展,靠的不是一时的“走红”,而是长期的诚信经营和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
随后,省市场监管局立即邀请省质检院专业技术人员对马安军辣子牛肉面的油泼辣子和辣椒面进行抽样检测。3月19日,第117期“市话市说”栏目对抽检结果进行了公布,此次对马安军辣子牛肉面的油泼辣子和辣椒面所检测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违规添加物和超标有害物质,权威且公开的检验结果成为消费者的“定心丸”。
02
公众直接参与监管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去年以来,持续有网民在“市话实说”栏目评论区留言反映兰州个别牛肉拉面餐饮店卫生状况差、食品安全不达标等情况。基于此,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出击,进行有目的的监管。
“有网友反映说,在安宁区上海华联安悦城店购买的金锣卤蛋已经过期好几天了,相关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对此案件进行了处理。今天我们带大家来到上海华联静宁路店,一起去看看这里的情况如何?”在第116期“市话实说”栏目中,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对有关超市进行了突击检查,精准查处了其分装食品无标签标识、部分产品储藏条件不达标、销售过期食品等问题。
不只是牛肉拉面馆和超市,针对网民留言反映的情况,“市话实说”栏目对消费者关注的商贩计量秤、高速路服务区、中小学食堂等一一精准“出击”。从“市话实说”这样一个创新的监管模式中不难看出,省市场监管局并没有将自身定位成单一的“监管者”,而是搭建了一个公众共同参与的监管平台。
如果说透明化、可视化是创新监管的基础,那么民众的可参与性则是创新监管的核心。传统的食品安全抽检方式,通常是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自发在生产者的成品库或营业场所随机抽取样品检验。而“你点我检”作为一种新的监管模式,是通过主动征集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再进行抽检,比随机抽检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百姓对身边的消费陷阱感受最真切,让公众‘点’出自己最关注、最期盼抽检的商品和商家,有利于市场监管部门精准定位问题,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注意到,在“甘肃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的“公众服务”部分,设有“你点我检”入口,进入后可看到近期的“热点问卷”,消费者即可针对自身关注的具体问题进行填写。
03
健全制度为市场秩序护航
“食品安全监管的目标,不仅仅是查处一家店,而是构建一个让违法者无所遁形、让消费者更有安全感的市场环境。”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日,省市场监管局立即组织开展了对餐饮行业的“拉网式”排查整治,举一反三、全面梳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将个案处理上升为系统治理。在兰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对全市所有牛肉拉面经营主体进行摸排检查,切实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城关区市场监管局对多家牛肉拉面经营主体实施“三查”,严查资质、源头和操作环节,不少商户连夜整改问题;西固区市场监管局将牛肉拉面馆接入“互联网+”监管平台,开启后厨直播,接受大众监督。截至3月24日,已检查有关经营主体1028家,现场督促整改问题825个,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立案处罚1起。
今年3月1日起,由兰州市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的包括《兰州牛肉拉面品牌培育指南》《兰州牛肉拉面图形商标使用规范》《兰州牛肉拉面原料种植基地建设规范》《预包装兰州牛肉拉面用配料包加工技术规范》等在内的18项地方标准正式实施,以制度来督促经营主体切实扛牢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促进餐饮行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3月20日,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兰州牛肉拉面行业整治推进会,明确要深化“铁拳行动 守护安全”整治,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及品牌价值,推动产业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发展。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将强化行业自律,配合监管部门优化标准体系,共同维护“兰州牛肉拉面”金字招牌,助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市场消费的繁荣离不开诚信经营,监管的成效离不开创新手段和公众的参与。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构筑消费者放心的市场环境,是市场监管部门以更智慧、更开放、更有温度的方式创新监管的最终目标。他们的每一次曝光、每一场执法行动,都是在向全社会宣示食品安全的底线,都是在守护公众的“餐桌安全感”。(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文慧)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