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2025强化“自营基因”,家电零售版Costco雏形初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1 12:32 1

摘要:2025年3月28日,苏宁易购交出2020年以来首份全年盈利成绩单: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114.9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5.86亿元,资产负债率较峰值下降7个百分点。但比数字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家曾被质疑“掉队”的零售巨头,正通过自营能力的系统性重构,

2025年3月28日,苏宁易购交出2020年以来首份全年盈利成绩单: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114.9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5.86亿元,资产负债率较峰值下降7个百分点。但比数字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家曾被质疑“掉队”的零售巨头,正通过自营能力的系统性重构,向市场展示其战略升级的实质进展——从商品定制到渠道优化,苏宁易购的转型路径与Costco“精选供应链+会员价值深耕”的商业逻辑,形成了对标与呼应。

专供商品占比突破22.6%背后: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2024年,当永辉超市“拜师”胖东来,宣布启动“提升自营商品占比”的调改计划时,苏宁易购的年报已悄然披露:2024年全渠道JSAV专供商品销售占比达22.6%,带动毛利率水平提高。这个容易被外界忽视的数据,恰是苏宁易购重构零售本质的关键注脚。

在南京新街口Suning Max店,消费者张先生被一组命名为“宁信”的套系家电吸引:搭载高刷新率屏幕的A56K电视正播放4K纪录片,容声465超薄冰箱的钢化玻璃面板倒映着璀璨吊灯,空调出风口飘出模拟阿尔卑斯山风的自然气流。这套由苏宁易购与海信联合研发的产品,上市首月即售出4.5万台,其中电视单品贡献1.6万台销量。

双方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供销关系——苏宁易购基于会员消费数据,精准捕捉到大屏化、健康化趋势,而海信则调动技术储备实现产品落地。针对县镇市场,他们推出“静音+自清洁”功能的定制空调,累计销量突破16万套。这种数据驱动的反向定制,使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渠道库存周转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

年报显示,苏宁易购已与海尔、美的、海信等头部厂商建立深度产品共创机制,2024年定制专供机型占比达25%,带动毛利率提升2.3个百分点。这种“精选SKU+深度供应链整合”的打法,与开市客(Costco)自有品牌Kirkland占比超30%的商业逻辑不谋而合。正如苏宁易购商品运营负责人所言:“我们不做简单的贴牌,而是基于3亿会员消费数据,联合厂商研发真正解决痛点的产品。”

“一大一小”渠道革命:场景零售的Costco式演绎

在零售行业集体陷入“关店潮”的2024年,苏宁易购却逆势新开75家Suning Max、Pro大店,同步新开1296家零售云加盟店。这场覆盖城乡的渠道调整,暗含对Costco“仓储式大店+精选服务”模式的本地化改造。

走进南京山西路的Suning Pro,五层空间被打造成“家电博物馆”:海信8K激光影院旁是电竞体验区,卡萨帝智慧厨房与家居设计师合作呈现真实烹饪场景。这种“场景化展陈+专业顾问服务”的组合,使该店客单价达1.8万元,是传统门店的3倍。财报数据显示,改造后的大店坪效同比提升62%,四季度销售额激增64%,印证了“体验即流量”的商业定律。

在社区战场,苏宁易购则展现出更“Costco式”的运营智慧:通过“卫星站”将服务半径缩短至1公里,提供家电清洗、以旧换新等12项即时服务;零售云加盟店引入“前店后仓”模式,SKU从2000个精简至800个核心单品,却实现22%的销售额增长。这种“少即是多”的选品哲学,恰是开市客全球成功的核心密码。

2025:从扭亏到质变的关键一跃

站在全年盈利的转折点上,苏宁易购给2025年定下“经营层面全面盈利”的目标。三大战略抓手显露其成为“中国版Costco”的野心:

一是商品端深化商品作战地图,加大自主产品和定制包销产品,建立完善的端到端的产品供应链,若能将自主产品占比提升至30%,那将与Costco自有品牌占比持平,有效提升毛利率水平;二是渠道端围绕“一大一小”两种业态做深做透,Suning Max、Pro等核心大店聚焦模型优化、打造为新质产品的发布和推广平台,提高经营效率;Suning Fun等小型店面更加贴近用户,扩大网络覆盖,积极加大零售云的复制和推广,实现从县镇到社区市场如购物中心场景的渗透;三是服务端加快家电管家和3C专业顾问体系的建设完善,推动会员服务模块苏宁Friend在门店落地。此外,公司将通过AI+数字化双轮驱动效率革命,实现组织内外协同效能优化,并以结果为标准,以责任为系数,给予更公平、更匹配的激励和价值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苏宁易购的转型恰好踩中国家促消费政策红利。随着以旧换新补贴品类扩至12类,苏宁易购联合品牌商推出的新品、爆品,绝大部分都已实现以旧换新补贴覆盖,形成“政策+产品+服务”的协同效应。

当“永辉们”陆续觉醒自营意识时,苏宁易购已在这场零售本质的回归赛中不断前行。其年报中“做深做透自营能力”的宣言,不仅是对Costco模式的致敬,更是中国零售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的时代缩影。尽管仍处于爬坡向上的经营攻坚阶段,但苏宁易购用22.6%的专供商品占比、45.86亿元经营现金流证明:真正的零售革命,从来不是颠覆式创新,而是对“好产品、好价格、好服务”商业本质的坚守与重构。

来源:经济观察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