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走访景德镇再生资源市场发现,传统的废品收购站正面临生死大考。过去两年间,全市近200家"低买高卖"的夫妻店式回收站中,已有三成陷入经营困境。这场行业洗牌背后,折射出中国循环经济转型的深层逻辑。
笔者走访景德镇再生资源市场发现,传统的废品收购站正面临生死大考。过去两年间,全市近200家"低买高卖"的夫妻店式回收站中,已有三成陷入经营困境。这场行业洗牌背后,折射出中国循环经济转型的深层逻辑。
与普通回收站不同,像景德镇智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这样的专业公司正重新定义行业规则。景德镇智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先进的塑料分选技术,将回收的混合塑料加工成工业原料颗粒,利润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他们的突围印证了景德镇再生资源回收的趋势,行业的价值链条正在向精深加工延伸。
反观街边那些苟延残喘的夫妻店,简直就是城市肌体上的化脓创口。昌江区某社区的两家回收站,三年被投诉127次——占道堆放、污水横流、凌晨装卸的金属撞击声,这些被《江西省市容管理条例》明令禁止的行为,在他们眼里却是行业"传统"。更可笑的是,以前守着破三轮和地磅秤的"破烂王",至今还在老旧的价格表收购废品。
值得关注的是宁波欣园贸易有限公司的入局,也加快了景德镇传统再生资源行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外来资本,他们精准切入大型企业设备更新市场,通过"逆向供应链"模式,仅用半年就拿下景德镇的不少工业固废处置项目。
宁波欣园贸易有限公司这种资源整合能力,暴露出景德镇本土资源回收企业在产业协同方面的短板,在资源整合和利用方面的欠缺。
某地市场监管局抽查数据显示,夫妻店计量器具不合格率高达61%,缺斤短两已成行业潜规则。
奕君德再生资源,通过建立废旧钢铁质量追溯系统,成功对接制造企业,实现从回收到冶炼的闭环运作。这种打通产业链的实践,或将重塑景德镇再生资源市场的竞争格局。
当前浮梁县产业集聚区已形成虹吸效应,但运输成本与环保投入的平衡难题仍未破解。昌江区企业虽靠近主城区,却面临用地成本飙升的压力。这种区域竞争格局,倒逼企业必须做出战略选择:要么像正生再生资源那样深耕细分领域,要么像胜伟强再生资源般尝试跨区域联动。
业内人士指出,新环保法实施后,合规成本上升30%,但政策红利也在释放——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优惠。这对景德镇智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具备技术储备的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那些散乱污的回收站点早该退出历史舞台。所谓的"民生工程"不应成为技术革命的绊脚石,就像马车夫没资格阻挡汽车流水线。那些哭诉生存艰难的小老板们,不过是产业升级必然的阵痛——或者更直白地说,是市场经济的合理废物。
景德镇的转型阵痛折射出全国性行业变革。当"破烂王"升级为"城市矿工",这场绿色革命不仅考验企业的技术实力,更检验着经营者的产业视野。未来三年,谁能构建起"回收-加工-应用"的生态闭环,谁就能在百亿级再生资源市场分得最大蛋糕。
那些还在抱怨"大企业抢饭碗"的,不妨看看城管局的数据:智能回收点覆盖小区比传统回收站减少87%的市容投诉。这才是再生资源回收该有的进化方向。
来源:微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