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们新学期的笑脸更阳光更有活力——北京市各级妇联开展暑期关爱活动综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8 14:42 1

摘要:回首刚刚结束的暑期,深入落实全国妇联关于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牵手护航伴成长”2025年暑期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要求,关注家庭暑期儿童照护困难需求,北京市妇联聚焦促进儿童红色精神传承、身心健康提升、网络素养培育、五育融合发展,精心策划和部署,指导各区推出儿童关爱系

带着从暑期丰富的文化生活中汲取的知识和“营养”,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迎来了2025年新的学期。带着充满活力阳光的笑脸,他们融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

孩子们积极向上精神饱满的状态背后,凝结着各级妇联深切的关爱。这些关爱,化作充满希望的涓涓细流,流淌进孩子们的心田。

回首刚刚结束的暑期,深入落实全国妇联关于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牵手护航伴成长”2025年暑期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要求,关注家庭暑期儿童照护困难需求,北京市妇联聚焦促进儿童红色精神传承、身心健康提升、网络素养培育、五育融合发展,精心策划和部署,指导各区推出儿童关爱系列活动,陪伴广大儿童度过了一个健康、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红色教育润童心

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突出思想引领,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市妇联精心部署红色研学活动,深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促进儿童传承红色精神。在拓宽孩子们视野的同时,在他们心中种下爱党爱国、勤奋好学的种子,助力他们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8月2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家书视听空间,孩子们大声地朗诵一封封饱含家国情怀的家书。透过一句句真挚的文字,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之情,获得深刻启迪。

这是市妇联举办的“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红色研学活动场景之一。

家国情怀润童心,石景山妇联依托“区家庭教育品牌服务地图”,带领亲子家庭走进石景山区档案馆,以沉浸式教育引导儿童了解家乡历史、感悟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为儿童成长注入精神动力。

聚焦主题主线,怀柔区妇联精心策划 “红色桌游”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诵读抗战家书、情景剧演绎等多种形式,以游戏形式了解抗战历史。发挥阵地作用,组织辖区内青少年前往部队军营历史博物馆及消防队开展研学活动,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激励儿童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这个暑假,平谷区妇联共开展20场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充分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开设了四大模块课程:科普类课程带领孩子们探索科学奥秘,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非遗传统文化课程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家风作品课程则注重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家庭观念,传承优良家风。

这些课程通过菜单送课方式送到各基层社区,让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教育服务,真正实现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科普知识与家风建设的深度融合。

与党同心向未来,护航童心共成长。

房山区西潞街道苏庄二里社区开展主题红色教育活动,邀请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教师耿楠系统讲解了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让孩子们筑牢爱国拥军的思想根基,树立“强国有我”的责任意识。

西城区妇联举办“童心向国防共筑强国梦”国防教育主题活动,特邀全国地质资料馆李晨阳教授讲述《地质学家的抗战故事》。在老师的讲述中,同学们感受一段段地质学家们保护地质资料的抗日故事,感悟红色教育,激发了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身心健康提升

让飞翔的翅膀更自信

思想为帆,逐梦未来。北京市妇联持续深耕儿童成长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载体,在暑期为全市儿童青少年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富专业性的成长支持,助力每一个孩子在关爱中绽放潜能。

在北京市妇联指导下,7月21日至8月1日,北京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面向城市副中心双职工家庭,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课程和活动,为暑期照护困难的5—12岁子女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公益托管服务。

多维关爱服务点亮儿童暑期,传递暖心微光,精准护航护成长。通州区妇联开展“爱心陪伴 助力成长”家庭成长计划暨爱心妈妈主题活动,重点关注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并为孩子们捐赠图书,发布《通州区2025年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清单》。

给孩子们的心灵“充充电”,提升儿童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此,北京市妇联在大兴区、昌平区、顺义区同步开展了“心之剧场·爱愈成长”戏剧心理夏令营。

市妇联探索创新实践以“戏剧+心理”的服务模式,夏令营通过沉浸式戏剧体验与专业心理引导的深度融合,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会情绪管理、在团队协作中增强社交能力,以艺术化方式为其成长注入了温暖而持久的动能。

朝阳区联合多家儿童友好联盟单位,面向全区“三新”企业职工子女、最美家庭、优秀志愿者及妇工委单位家庭200名儿童,提供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性、体验性和趣味性的暑期主题活动。

精心设计的夏令营围绕“五个友好”理念,遴选六大优质场馆作为儿童社会实践基地。孩子们在朝阳儿童友好空间中感受美育与阅读的魅力,于崇德堂匾额博物馆体悟传统文化和农耕实践,在公共安全馆掌握应急自救技能,深入中国电影博物馆尝试配音创作,探访民航博物馆学习航空知识,并在萌溪营地自然环境中尽情游戏与探索,全面提升了综合素养与社会认知。

雏鸟学飞天际阔,幼苗茁壮雨露多。

门头沟区妇联在东辛房党群服务中心精心组织“京西少年说安全”沉浸式安全体验活动。孩子们通过实物展示与逼真模拟,学习火灾灭火器使用、地震逃生避险等知识;通过诈骗道具陈列和场景还原,结合互动问答学习识别和应对电信网络诈骗伎俩,并亲子协作制作火灾报警器,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顺义区妇联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融入区域发展,在汉石桥湿地公园,40组亲子家庭齐聚区域自然文化地标,共同参与由区妇联主办的“好家风润万家”家庭文化活动。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做湿地边的“小小环保家”,要爱护好自然。

网络安全素养培育赋能

让孩子安全让家长放心

蝉鸣声声,暑假伊始,市妇联联合北京互联网法院就举办了“e起护苗守护成长”网络安全素养提升暨首场暑期儿童关爱示范性活动。

近50名家长和儿童通过观看互联网安全守护宣传片,直观了解互联网世界的多元面貌以及潜藏的安全风险,在专业讲解员指引下,深度探访了“网络法庭”“智能执行”“天平链”等特色区域,让家长和孩子们深刻体会智慧司法带来的先进成果同时,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现代法治科技世界的大门。

家长们纷纷表示,一堂“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家庭教育”指导课,全面提高了家长对未成年人用网风险的认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对未成年人不良用网行为进行科学引导和及时干预,助力家长更好地履行监护职责,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用网理念,培养良好的用网习惯。

8月7日上午,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妇联牵手联盟街镇的家庭走进麒麟软件,开展“科技赋能成长”主题实践活动,共绘家校社协同育人新场景。活动现场精心设置了《智创中国“魂”》AI科普课程,通过生动讲解和互动体验,向孩子们普及AI的基本概念、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设置动手实践环节,让孩子们在趣味操作中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激发探索科技的兴趣。

不仅仅是教育,更多的是赋能,这是各级妇联开展暑期活动的共识。

昌平区妇联开展“爱立方——儿童成长营”,打造儿童快乐时空,在22个镇街启动了绘本阅读、国学启蒙、自然教育、灾害防护、非遗体验等课程40场,近千名孩子畅游知识和科技的海洋。

在昌平区北七家镇冠华苑社区,依托社区青年汇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红领巾暑期成长营”系列活动,切实解决看护困难家庭子女、两新青年家庭子女、特殊困难家庭子女在假期的看管难题,努力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温暖、互助的成长环境。

发挥巾帼志愿者榜样力量,也是基层妇联暑期关爱工作的实践和创新。

丰台区游泳场北路社区巾帼志愿阳光站是丰台区唯一一家全国巾帼志愿阳光站。暑期来临,丰台区妇联联合北京市公安局公交保卫总队的警官们,带着明星警犬“佩琪”在此开启了一场主题为“警犬助阵、普法赋能”的暑期青少年安全科普教育。活动核心在于“赋能”,旨在培养一批“小小普法宣传员”,引导青少年将所学安全知识转化为服务社区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孩子们化身安全传播的种子,把今日所得带回家庭、辐射邻里。

五育融合发展

建设更加儿童友好和谐社会

北京市妇联不断探索和创新路径,营造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利用暑期活动培育儿童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比如,让“最美家庭”的故事在异地家庭的互动中延续,让好家风声名远扬。

以亲子互动加科技体验为创新点,以交流活动为载体让“家国情怀”与“优良家风”在亲子间代代相传。

来自北京最美家庭的小学生麻连希澈表演了快板《花木兰从军》,来自和田的最美家庭则表演了新疆歌舞。掌声阵阵,互动连连。这是今年7月26日,在北京科学中心活动现场,由北京市妇联举办主办的“科技‘童’行京和一家——最美家庭亲子交流活动”上动人的一幕,活动汇聚了北京市及和田地区“最美家庭”代表160余人,通过科技体验、才艺展示、家庭结对等丰富内容,让两地家庭在互动中拉近距离,共谱“一家亲”新篇章。

各区妇联也持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围绕中华传统节日,以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共同构建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在延庆区,张山营镇结合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在后黑龙庙村建立“一米阳光”儿童共创阅读空间,引入“儿童议事会”,鼓励孩子参与空间规则制定,开展阅读夏日“暑”你精彩读书活动,定期开展读书分享,让阅读净化心灵,增智启慧。

香水园街道开展“童心向党”主题绘画、红船工坊手工制作、航空模型科普、红色故事诵读等活动,让孩子们深刻体悟“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激发大家对党的崇敬与无限热爱。

最美家风润万家。海淀区妇联以此为基调,统一设计定制文创宣传品,组织29个街镇积极调动革命烈士后代、“五老”和革命纪念馆、红色遗址等资源,开展“一街一家风”活动,激励儿童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1595名儿童及家庭参加了活动,成为红色家风、廉洁家风的宣传员。

引导少年儿童感悟红色故事、领悟红色精神、铭记红色历史,从而更好地展现新时代好少年的责任担当。

东城区妇联北新桥街道组织辖区儿童及家长走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共同参观“螺旋桨切割云层的声音——飞虎队抗战记忆与和平守望”特展,开展了一场兼具历史深意与人文温度的主题实践活动。景山街道“景韵春苗”话剧社开启红色主题儿童话剧活动,聚焦红色剧目《时空对话》,以话剧艺术为媒,既锤炼孩子们的表演技艺,更在他们心田播撒红色火种。

房山区十渡镇妇联与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联合开设了科普、吟诵、绘本阅读、音乐等暑期课程。通过组装电动小风扇与风向标、制作雷鸟飞机模型、放飞气压式水火箭、拼接宇宙空间站模型等不同难度的实验活动,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对自然与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

“何为七夕?在古代,七夕节最早被叫作‘乞巧节’或‘女儿节’。”在西城区妇联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活动现场,民俗老师从七夕的由来、传说、别称、传统习俗等方面做介绍,并结合七夕的美好寓意,带领孩子们赏析与七夕相关的优美诗词,从“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静谧遐想,到“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热闹景象,以及祈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聚焦家庭成长,点亮希望之光。

携手而行,赋能家庭,不让一个困难家庭的孩子在奋进的路上掉队。8月13日,大兴区妇联、北京艺苑集团前往北臧村镇桑马房村进行一对一帮扶走访慰问活动。向受助兄弟二人捐赠助学金,助力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据北京市妇联家庭儿童部部长白皎介绍,为切实做好2025年儿童暑期关爱服务各项工作,增强示范引领,市妇联加强市区联动,围绕红色精神传承、身心健康提升、法治素养培育等开展七项暑期儿童关爱示范性活动,带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广泛开展暑期儿童关爱活动,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可及性,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

这个暑期,妇联引领儿童铭记抗战历史,汲取奋进力量;新的学期,妇联和儿童心语相连,凝聚爱心共筑成长梦。

本期来源:中国妇女报

来源:北京女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