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诚投顾看市场 | 我国食品标签进入数字化时代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8 14:48 2

摘要:2025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标志着我国食品标签正式迈入数字化时代。这一变革不仅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深度保障,更是食品行业在健康化、透明化、智能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政策动向、

2025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标志着我国食品标签正式迈入数字化时代。这一变革不仅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深度保障,更是食品行业在健康化、透明化、智能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政策动向、行业实践与市场反馈,从技术革新、消费升级、产业转型三个维度,解析食品标签数字化的深层逻辑与未来机遇。

数字标签:破解传统标签的“信息困局”

传统食品标签受限于包装面积,普遍存在“字小、内容杂、查阅难”等问题。以乳制品为例,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生产日期等信息密集排列在方寸之间,老年群体需借助放大镜才能辨识,而过敏原、溯源信息等关键内容常因版面不足被省略。数字标签通过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将食品信息从“物理载体”迁移至“云端数据库”,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可听、可播、可放大”的交互式体验。例如,蒙牛、伊利等乳企的数字标签界面支持“语音播报”和“大字模式”,视力障碍者可通过语音提示了解产品详情,老年群体能清晰查看保质期,而年轻消费者则可深入追溯原料产地、生产工艺等深度信息。

从企业端看,数字标签打破了信息展示的物理边界。某粮油企业上线数字标签后,产品咨询投诉量下降近四成,印证了透明化沟通对消费信任的修复作用。星巴克通过数字标签整合线上销售平台的食品信息,节省了平台维护费用,同时利用扫码数据优化产品组合——例如,发现某款低糖咖啡的复购率较高后,迅速调整供应链,将该产品铺货至更多门店。这种“信息-决策-执行”的闭环,正是数字标签赋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政策驱动:从“试点探索”到“全国推广”的跨越

我国对食品标签数字化的探索始于2023年。当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试点工作,覆盖乳制品、饮料、坚果等20个品类,超20家企业参与。2025年3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将数字标签纳入法定标准,明确其可展示配料来源、生产工艺、全链条追溯等传统标签无法承载的信息。此次《公告》的发布,则进一步细化了应用要求:禁止数字标签页面出现弹窗、飘窗等干扰元素,倡导“多码合一”(如将数字标签与支付码、防伪码整合),并要求企业建立操作日志,记录标签修改时间、操作者身份等信息,确保数据可追溯。

政策红利下,企业转型步伐加快。截至2025年9月,全国已有超600款食品应用数字标签,涵盖乳制品、粮油、焙烤食品、肉制品、饮料等大宗品类。中蒙牛、鲁花、百事、飞鹤等企业成为首批“吃螃蟹者”,其产品包装上的数字标签二维码与现有支付码整合,消费者扫码即可完成信息查询、溯源验证与结算支付。这种“一码多用”的模式,不仅提升了购物效率,更契合了Z世代“即扫即得”的消费习惯。

技术赋能:从“信息展示”到“价值挖掘”的升级

数字标签的价值,远不止于信息呈现。通过扫码行为的数据沉淀,企业可捕捉消费者的关注偏好,反向优化产品研发与营销策略。例如,某地方特色食品集团依托数字标签系统的用户反馈模块,发现消费者对“低糖版”产品的咨询量激增后,仅用三个月便完成传统需要年度调研的产品线调整,推出低糖版八珍燕麦片,上市首月销量突破50万袋。这种“实时双向交互”机制,极大压缩了市场验证周期。

在监管维度,数字标签正在重塑食品安全治理的底层逻辑。新国标要求企业将过敏原、警示信息等核心数据置于页面首位,并禁止任何形式的营销包装干扰。某乳企在标签系统中设置“过敏原智能提醒”功能:当检测到消费者多次浏览麸质相关说明时,自动推送定制化产品筛选建议,将风险管理前置到消费决策环节。这种技术赋能下的监管创新,构建了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协同的共治格局。

挑战与机遇:数字化浪潮中的“破局者”

尽管数字标签前景广阔,但其推广仍面临挑战。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对合规性存在顾虑,担心数据泄露或操作日志记录不完整引发监管风险;另一方面,线下商超中印有数字标签的食品占比仍较低,消费者认知度有待提升。对此,国家卫健委计划在2025年“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年”中,组织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开展试点示范,通过补贴企业、培训从业者、普及消费者教育等方式,加速数字标签的普及。

从全球视角看,数字标签已成为食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通用语言”。欧盟在葡萄酒、橄榄油等品类中强制要求电子标签,美国FDA允许自动售货机使用电子屏幕展示卡路里信息,日本则通过《食品标签网页信息提供示例》推广电子标签应用。我国数字标签的推广,不仅顺应了国际趋势,更通过“标准先行、技术赋能、场景创新”的模式,为全球食品行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结语:透明化时代的“信任资产”

在健康消费崛起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食品标签的数字化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对消费者而言,数字标签是获取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的“透明窗口”;对企业而言,它是提升管理效率、增强消费者信任的“数字纽带”;对行业而言,它是推动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生态的“关键杠杆”。传统行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必将催生新的价值增长点。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进一步渗透,数字标签有望与智能家居、网络食品经营等场景衔接,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透明化生态,让每一份食品都成为消费者可信赖的“健康伙伴”。

来源:国小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