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刚凭借电影《日掛中天》摘得沃尔庇杯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位在威尼斯封后的华人女星。
2025年9月6日,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颁奖礼上,辛芷蕾可谓是万众瞩目。
刚刚凭借电影《日掛中天》摘得沃尔庇杯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位在威尼斯封后的华人女星。
当评委念出辛芷蕾的名字的那一刻,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竞赛者没有表现得那么高兴。
第一个为她开心,为她鼓掌的,而且是狠狠地鼓掌的,是坐在辛芷蕾旁边的张颂文。
虽然张颂文作为电影《日掛中天》中的男主角没有获奖,但这部影片的呈现,张颂文也有份。
随后还有冯绍峰也为她鼓掌,这是在异国他乡,大家之间的惺惺相惜。
上台领奖,是作为中国女演员、制片人,也是这一次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中唯一一位来自东方面孔。
属于辛芷蕾的奖杯,也是赵涛亲自颁发给她的,二人在台上进行了合照。
辛芷蕾的笑容明艳动人,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很多圈中好友也为辛芷蕾感到开心,发文祝福她。
随后辛芷蕾和工作室也都纷纷发微博庆祝,不过有细心的网友发现。
当她的工作室分享好消息时,发了6张辛芷蕾获奖的照片,第一张图却不是她独自捧奖的瞬间,而是一张她与赵涛的合影。
这时大家才发觉,辛芷蕾的影后桂冠的背后,赵涛的功劳有多大!
先说说辛芷蕾的这次封后,《日掛中天》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虽然具体剧情咱还没完全get到(毕竟电影还没大规模上映),但从媒体报道看,这部片子显然让辛芷蕾的表演炸裂全场。
她的演技,细腻又爆发力十足,把角色的情感层次展现得淋漓尽致,征服了挑剔的威尼斯评审团。
能从一众国际强片中杀出重围,拿下最佳女演员,辛芷蕾的实力毋庸置疑。
但你以为这只是她一个人的狂欢?No no no,事情没那么简单!
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机制可是出了名的“硬核”。
只有七位评委,个个都是电影界的顶尖人物,审美高到天际,文化背景更是五花八门。
想让一部中国电影在这种场合脱颖而出,单靠演技好可不够,还得让评委们“get”到影片背后的文化内核。
而这,正是赵涛的舞台。
作为本届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的唯一东亚评委,赵涛在评审团里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电影的文化密码。
她不仅是一位演员,更是一位深谙电影语言的“文化翻译官”。
据业内人士透露,赵涛在评审过程中,以她对电影的深刻理解和精准表达,帮助其他评委更好地读懂《日掛中天》里的东方哲思和情感表达。
可以说,没有赵涛在评委席上的“神助攻”,辛芷蕾的影后之路可能没这么顺畅。
难怪辛芷蕾工作室把她和赵涛的合影放在首位,这波操作,情商高到飞起,简直在无声地喊:“涛姐,谢谢你!”
这位赵涛到底是何方神圣?
1978年赵涛出生在山西太原,从小开始学舞蹈,18岁考入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毕业后还在太原师范学院当过舞蹈老师。
按理说,她的人生轨迹可能是“教舞、结婚、生子、安稳过一生”。
但命运偏偏给了她一个大转弯——1999年她被导演贾樟柯一眼相中,出演了电影《站台》女主角,从此踏入演艺圈。
要说赵涛的演艺生涯,那真是部“贾樟柯电影全集”。
从《站台》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天注定》《山河故人》《江湖儿女》,再到2024年的《风流一代》,她几乎是贾樟柯的御用女主,演遍了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各种女性角色。
她的表演风格,真实、细腻、充满力量,像是从生活里直接“长”出来的,没有一丝雕琢的痕迹。
2006年她主演的《三峡好人》拿下威尼斯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金狮奖,震惊全球影坛;
2012年,她又凭借意大利导演安德烈·赛格亚的《我是丽》摘得意大利电影大卫奖最佳女主角,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演员。
2020年,《纽约时报》把她列入“21世纪最伟大的25位演员”,排名第八!
这含金量,简直能闪瞎眼。
除了演员身份,赵涛还是个出色的制片人。
她监制的纪录片《无用》拿过威尼斯最佳纪录片奖,《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广受好评。
2024年凭借电影《风流一代》还拿到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特别贡献奖,以及法国维苏尔国际亚洲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
换句话说,赵涛不只是会演戏,她对电影的理解和贡献,已经到了“国际认证”的级别。
但赵涛的厉害之处,不仅仅在她的奖项清单。
她有一种罕见的“松弛感”,对名利看得云淡风轻。
2024年戛纳电影节上,她主演的《风流一代》虽然没让她拿下影后,但她却说:“奖不奖的无所谓,能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电影,我就满足了。”
说到赵涛,怎能不提她和贾樟柯的“神仙眷侣”组合?
贾樟柯,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以犀利的镜头记录中国社会的变迁。
而赵涛不仅是他的银幕缪斯,更是他的生活伴侣。
两人从《站台》开始合作,2011年结婚,至今携手走过近20年,堪称电影圈的模范夫妻。
他们的合作,简直是“1+1>2”的典范。
贾樟柯的电影里,赵涛总是那个“灵魂人物”,无论是《三峡好人》里坚韧的护士,还是《山河故人》里历经岁月洗礼的母亲,她都能把角色的内心世界演得入木三分。
而贾樟柯也毫不掩饰对赵涛的欣赏,曾公开说:“她的表演是高纬度的,别人模仿不来。”
但别以为赵涛只是“贾樟柯的妻子”,她在国际影坛的地位,完全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
她曾与英国导演艾萨克·朱利安合作《万重浪》,入围威尼斯地平线单元;
还担任过东京、上海、德班等国际电影节的评委,甚至是意大利大卫奖的终身评委和奥斯卡评委。
这种履历,放在全球影坛都是顶尖的。
回到辛芷蕾的影后时刻,为什么说赵涛功不可没?
因为在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文化差异是个大坎儿。
西方评委可能觉得中国电影里的情感表达“太含蓄”,或者文化背景“太复杂”,导致好片子常常被误解。
过去没有中国评委的年代,中国影片在三大电影节(威尼斯、戛纳、柏林)经常铩羽而归。
赵涛的出现,改变了这局面,作为评委,她连续三年(2023年东京、2024年上海、2025年威尼斯)坐在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评委席上,成了中国电影的“代言人”。
她不仅能用流利的英语与评委沟通,还能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把中国影片里的文化内核讲得透彻。
比如在2023年东京电影节上,她力挺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遗作《雪豹》,帮它拿下最佳影片。
这次在威尼斯,她又为《日掛中天》保驾护航,让辛芷蕾的表演被更多评委看见和理解。
虽有点夸张,但道理不假,赵涛就像一座桥梁,把中国故事的精髓传递给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
辛芷蕾的工作室显然深谙“感恩”的艺术,那张放在首位的合影,不仅是她对赵涛的感谢,更是对中国电影人团结互助的致敬。
辛芷蕾的演艺之路,从《画皮》里的小配角,到《如懿传》里的金玉妍,再到《繁花》里的李李,一步步走来,靠的是扎实的演技和对角色的钻研。
而这次威尼斯封后,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胜利,也是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又一次突破。
信息来源:
来源:微光的藏书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