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快就有人借着酱油事件的热度,在网上散播谣言,说莲花味精“穷得只剩下一栋楼”,“老板儿子含泪直播,仅一人观看”。
前不久的酱油风波,除了让人了解了真正的零添加酱油,也让人再次想起当年惨遭资本打压的莲花味精。
很快就有人借着酱油事件的热度,在网上散播谣言,说莲花味精“穷得只剩下一栋楼”,“老板儿子含泪直播,仅一人观看”。
莲花控股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回应:“我们现在挺好的,公司很火爆,那些都是博眼球的谣言。”
虽然“穷得只剩下一栋楼”这个谣言有点夸张了,但那些年被资本打压的日子,莲花味精确实不太好过,一路走来只能用风雨坎坷来形容。
01莲花味精的发展
莲花味精创建于1983年,截止到今天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大多数农村家庭买调味品还是以散装为主,莲花味精凭借慧眼早早推出了包装的产品。
整袋的味精购买起来不仅比散装的更加方便,价格也非常亲民,小袋只要几毛钱,大袋也才一两块,一袋能用挺长时间,每顿饭撒上点白花花的味精,立刻就为饭菜赋予了全新的味道。
关键是味精都是纯粮食提取的,吃起来健康放心,于是莲花味精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很快莲花的名号就从河南项城传到了全国各地。
最巅峰时期,莲花年产量能达到12万吨,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味精生产基地。当时市场上的味精只有莲花和其他品牌之分,莲花一度坐到了味精市场半壁江山的位置。
但是后来一个谣言的出现,却让莲花的位置变得岌岌可危。
02外资谣言不正当竞争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这对于莲花味精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原本莲花在国内已经拥有很高的份额了,把产品打响全世界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完全不是问题。
作为国货之光,靠着对食材品质的坚持,莲花味精一路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让外国人也对味精赞不绝口。
如果让莲花继续这样发展下去,那么莲花的势头必将无人能挡,到时候没准真能做成全球味精大户,虽然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却给莲花狠狠来了当头一棒。
莲花味精在材料品质包括工艺这方面没话说,一直以来都秉承着诚心经营的理念,但是在玩手段这方面这比不过外资,外资品牌仅用一句经不住推敲的谣言,就让莲花的地位开始动摇。
2003年在莲花正加速扩张之际,市面上开始传出了有关味精的谣言,味精一下子健康美味的调味品,变成了影响人体健康的“致癌物”。
谣言就像插了翅膀一样,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家家户户的耳朵里,当时互联网并不发达,不像现在一样,紧急发布个声明就能将谣言扼杀在摇篮里。
尽管当时莲花味精第一时间就站出来辟谣了,但是谣言传播的范围太广,人们抱着宁可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的观点,还是纷纷对味精避之不及。
这一年也是莲花味精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的情况,并且还是严重暴跌,从此之后莲花味精开始一蹶不振,这时候来自国外的另一款调味品鸡精进入了中国市场。
03鸡精vs味精,谁更健康?
鸡精打着“营养健康”的旗号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原本大家抵制味精后,就迫切需要一款味精的替代品,这时候鸡精的出现正好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选择。
鸡精的价格远高于味精,但是消费者是为了健康和营养买单,即使价格高也没有一句怨言。
虽然鸡精打着健康的旗号,但是很多消费者却没发现,在鸡精的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味精,紧跟着后面还有一长串的食品添加剂,在反观鸡精的配料表,原料只有干干净净的小麦,别的什么都没了。
就这两个配料表放在一起,哪个营养我不知道,但是哪个健康还用多说吗?肯定是没有添加剂的健康啊,但凡消费者能够仔细看一下配料表,当年这个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但是大众却根本没有看配料表的习惯,这么多年许多人还一直被蒙在鼓里,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认为味精吃多了不健康。
04国货之光涅槃重生
值得庆幸的是,在后来互联网普及之后,关于味精的辟谣越来越多,人们也终于开始对莲花味精重新审视,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味精被冤枉了这么多年。
只不过时隔十几年,莲花味精的经营已经是摇摇欲坠,直到2020年完成司法重组,莲花味精才重新焕发光芒,16年的谣言没有压倒莲花,反而让莲花绽放的更加绚烂。
如今的莲花流水线上一派繁忙,机器不停不休的生产着味精,如今的莲花已不再只有味精这一个单品,产品涵盖了厨房所需的方方面面。
从1983到2025,43年来莲花经历了巅峰,也陷入过低谷,接受过风雨的摧残,也经受过群众的考验,如今莲花也将带着中原人骨子里的韧劲涅槃重生,开创崭新篇章。[奥特曼]
极目新闻 - 2025年3月28日:42岁河南国货莲花味精用数据打脸:谁说我穷得只剩一栋楼?实探总部:24小时不停机、年赚2.3亿元!
金融界 - 2025年3月26日:穷得只剩一栋办公楼?莲花味精:我们公司很火爆,2024年净利预增超7000万元,曾称“20多年,从没像今天一样扬眉吐气”
来源:三楼的猫头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