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丁格尔最美志愿者刘宗林的小善大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1 11:40 1

摘要:不久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嘉陵分院普外三科护士刘宗林收到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2024年度志愿护理服务“最美志愿者奖”荣誉证书。她将证书置于桌面,旁边是厚厚一沓志愿服务记录表:67次公益行动、320小时

不久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嘉陵分院普外三科护士刘宗林收到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2024年度志愿护理服务“最美志愿者奖”荣誉证书。她将证书置于桌面,旁边是厚厚一沓志愿服务记录表:67次公益行动、320小时的足迹,每一页都浸染着消毒水味与人间烟火气。这个在病房与公益路上“双线作战”的白衣天使,用自己无私的行动,温暖了一颗颗心。


走出去的护理

才是完整的医者之心

2021年的深秋,刘宗林在社区义诊中遇见独居的张奶奶。老人糖尿病足溃烂感染,却因行动不便迟迟未就医,掀开纱布的瞬间,发黑的伤口让这位从业十几年的护士红了眼眶。“医院之外,还有太多人需要被看见。”这句话成了她志愿之路的起点。

开始志愿服务之际,她像一只衔泥筑巢的春燕,义诊为患者测量血压、血糖,教会独居老人用手机预约挂号,在寒冬腊月给环卫工送艾草暖贴,去养老院陪伴老人过重阳节,深入社区为居民宣传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的知识.....

“勿以善小而不为”,她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做着这些看似平凡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传递着大大的爱。

(左二为刘宗林)


细致入微

她用心护送患者抵达健康的彼岸

在弥漫着消毒水味的病房里,刘宗林宛如一盏温暖而坚定的航标,成为了心怀希望的摆渡人。身为泌尿外科护士,她是时刻紧盯生死线的“细节猎人”,手术后的患者因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得以康复出院。

张大爷患尿路结石,手术后留置的导尿管让他极为不适,再加上伤口的疼痛,整个人显得烦躁不安。察觉到张大爷的情绪变化,刘宗林在日常护理中,她密切关注导尿管的引流情况,确保尿液引流通畅,避免管道扭曲、受压。每隔一段时间,她会帮张大爷更换体位,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产生压疮,同时还会轻轻按摩他的腿部,促进血液循环。在刘宗林的精心照料下,张大爷恢复得十分顺利。拔除导尿管后,他的排尿逐渐恢复正常,伤口也愈合得很好。出院那天,张大爷紧紧拉着刘宗林的手,言语中满是感激。

这样的例子很多。她身着白衣,心怀锦缎,以爱为舟,以责作桨,总是用心护送患者抵达健康彼岸。

(左一为刘宗林)


67次奔赴

她用行动诠释南丁格尔精神

有人替她算过一笔账:320小时相当于40个完整工作日,67次服务意味着平均每两周就要完成一次公益行动。但数据读不懂那些藏在褶皱里的故事:

第1次服务,那个蝉鸣的盛夏天她第一次进入广场进行宣教,汗水浸湿了工作服,她仍然耐心的为居民们解答着健康问题。

第12次服务,她在敬老院为失智老人测量血糖,被老人误解却仍然耐心安抚。

第20次服务,她陪伴留守儿童画画,小朋友不小心掀翻的颜料盘把护士服渲染得五彩缤纷。

第23次服务,她在福利院给脑瘫患儿喂饭,手指被咬伤,贴上创可贴又继续照顾孩子。

第67次服务前夜,她照顾好刚打完点滴的女儿,坚持完成基础社区慢性病筛查,她说:“不能让居民们白等”。

“妈妈,你为什么总在帮别人?”面对孩子们的疑问,她指着志愿者徽章上的南丁格尔画像说:“这盏灯照亮过战争中的伤员,现在我们要让它照亮每个角落。”

女儿在日记里写到:“妈妈的白大褂会变魔术,白天治病,晚上变成翅膀飞进山里。”

或许,这就是对南丁格尔精神最动人的传承——当320小时化作星光,67次奔赴凝成火种,提灯者的身影终将连成一片璀璨的银河。(周群丽 万俊红)

来源:中国民生经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