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次春拍,我们将藉由60至80后三代中国当代艺术家的7件代表作,展现他们如何在现实的尘嚣与朦胧的梦境与回忆之间,捕捉那些涓滴却足以撼动心灵的细腻情思与生命回忆。
是次春拍,我们将藉由60至80后三代中国当代艺术家的7件代表作,展现他们如何在现实的尘嚣与朦胧的梦境与回忆之间,捕捉那些涓滴却足以撼动心灵的细腻情思与生命回忆。
无论是闫冰栽种梦想的心灵旷土《新泥》与倾注生命无限的《牛皮No.12》,张英楠描绘幽微临界空间的《顶楼》,张恩利充盈着人性气息的「物的肖像」《无题》,黄一山展现其作为「观念建筑师」之自信宣言的《有红色颜料的画室》,王兴伟捕捉性别关系的冷幽默剧场《无题》,还是欧阳春以赤忱书写童真的双联巨作《笨鸟怕怕》,都以孜孜不倦的绘画表现创新,探寻时代下的存在与梦想。
凡尘伟力,倾注生命的无垠
凝望闫冰的心灵旷土
作为80后新生代艺术家,闫冰出生甘肃农村,凭着一股韧劲,他自学绘画成才,并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的他在迷茫之时回到了久违的故乡,故乡的土地给了他巨大的养份及回溯其创作的本心。自2009年起,闫冰便以家乡所见的风物为对象,陆续发展出「泥土」、「土豆」、「牛皮」、「蘑菇」、「苹果」系列,备受藏家关注与好评,作品屡创高价。
唯一的风景
《牛皮》的磅礴张力
Lot 58
闫冰
牛皮No.12
油彩 画布 | 二〇一三年作 | 100.5×200 cm.
Yan Bing
Cowhide No.12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13
展览
2013年9月28日至10月27日,「我的劳动II:闫冰」,杨画廊,北京
2014年5月15至18日,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杨画廊展位,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
来源
北京杨画廊
原藏者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2022年12月14日,中国嘉德北京秋季拍卖会,拍品编号1543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 ESTIMATE:
HKD 800,000 – 1,500,000
完成于2013年《牛皮No.12》,为闫冰炙手可热的经典「牛皮」系列之作,以两米的尺幅震撼呈现,为过去拍卖市埸可见第五大尺幅的「牛皮」主题之作,磅礡展现一块牛皮所能铺展的终极景致。《牛皮No.12》与其说是画出来的,不如说是以双手「塑」出来的。那些远看逼真、泛着光泽、带着层次渐变的毛皮,近看却是一簇簇张力十足的颜料体,如同熊熊跳动的火焰般,将生命力凝结在画布之上。而那如花朵盛开的棕褐斑点,以几何式的纯粹极简,诉说着世界地图般的磅礴。凝望画作之时,似身处高空,俯视着五大洲、四大洋那历经上亿年地壳变动方形成的今日,在看似理性写实的表象下,隐含着细腻、迷人的感性,并最终成为独立的存在。《牛皮》,既连接了闫冰的故土情韵,也串联起华夏农耕文明的历史,以感知一头牛的真切方式,去感知世界的深沉和广博,构建出独特的「精神原野」。
闫冰《牛皮No.12》作品局部
闫冰《棉被》,牛皮、棉花、木箱,尺寸可变,2009 年作,北京泰康空间藏。以真牛皮和家具的原始材料所做的《棉被》,为闫冰2011 年「牛皮」系列的前身,闫冰保留了其创作中的永恒话题:生命与情感,以雕塑般、充满生命力的画笔去描摹牛皮,以此展现出生命表面下更为深沉的精神思考
闫冰《牛皮9》,油彩画布,130×180cm,2013 年作,拍卖成交价1,725,000 港币
重构故土的星云之力
栽种心田与春风的一方新泥
Lot 59
闫冰
新泥No.6
泥土 画框 | 二〇一三年作 | 52.5×72.5×7.5 cm.
Yan Bing
New Earth No.6
Soil with frame | Executed in 2013
展览
2014 年5 月15 至18 日,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杨画廊展位,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
来源
北京杨画廊
原藏者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2022 年12 月14 日,中国嘉德北京秋季拍卖会,拍品编号1380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 ESTIMATE:
HKD 100,000 – 150,000
闫冰的「泥土」系列以现实中的土壤为媒材,讲述劳作的成长经历,深刻表达闫冰自我世界观的直接驱动力。完成于2013年的《新泥No.6》则是一件颇具新意之作。作品看似架上绘画,实则是艺术家结合雕塑和绘画的框架形式、呈现「新土」被封存、呵护的过程,实现了艺术和心灵上的耕耘。在此作中,闫冰选择中央上方的一处为种植的起点,将颗颗泥土盘旋铺展,看似平凡而渺小,却汇聚成最为夯实有力的存在,孕育着伟岸的力量。当中的每一颗土粒,皆好似一朵本不起眼的小花,悄然绽放在无垠大地之上,不知觉地在泥土间连成一片,并最终漩涡般地卷起星云之力。凝望着画中的土壤,就象是驻足在自身家乡的山头般,掺着深情的目光穿透回忆,在不断的观看中形成对自身的反思,也时刻提醒心系故土、在脚踏实地中方可展望未来。
闫冰《炉子》,泥、炉子、复合媒材,尺寸可变,2009 年作。自2009 年开始,闫冰便以泥土为主要媒材并结合其他现成物创作,并在该年于北京UCCA 举办「闫冰:温度」个展,打响名声。是次呈现的《新泥No.6》为其「泥土」系列中,用土壤的可塑性和画框的艺术象征,讲述自我绘画观的精彩创作
超验的意识空间与扩张的想象
张英楠吟唱未知与希望的如诗之作
Lot 60
张英楠
顶楼
油彩 画布 | 二〇二一年作 | 150×200 cm.
Zhang Yingnan
Loft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21
展览
2021年5月19至23日,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索卡展位,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
来源
北京索卡艺术
现亚洲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 ESTIMATE:
HKD 350,000 – 550,000
80后艺术家张英楠2005年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移居北京创作生活,其作以冷静幽微、带有强烈戏剧张力及神秘主义色彩著称。《顶楼》创作于2021年,不仅是艺术家以极度严谨的空间秩序及冷寂梦幻的用色探索内部意识与外部空间之联系的精品,更是融合其经典语言:无限延展的空间、门、悬浮球体及对称构图的集大成者。
作品带领观者亲临一个散发黄绿微光的幽隐之地,利落规则的线条渲染出平静下的奇峻。画面由中心向外部延展,看似封闭,却透过刻意安排的门、往下延伸的楼梯间和走廊等过度性场所,建构出一个临界空间,打开了四通八达的可能。在这个空间中,一颗光滑的嫩绿色圆球反向由地面探出,犹如海上升明月,暗喻着隐藏于不可见的表象之下的希望,象征无人之境中的人性。作品引导观者的意识意识突破有限空间而追寻无垠的未知,拥抱开放的可能性。
张英楠《晚风》,油彩画布,130 × 170 cm,2020 年作,中国嘉德香港拍卖成交价1,140,000 港币
物我合一之诗
张恩利「物」的肖像
Lot 62
张恩利
无题
油彩 画布 | 二〇〇二年作 | 40×30.5 cm.
Zhang Enli
Untitled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02
出版
2004年,《张恩利 人性的,太人性的》,香格纳画廊,上海,第44页
展览
2004年4月10日至25日,「张恩利 人性的,太人性的」,比翼艺术中心,上海
来源
上海香格纳画廊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 ESTIMATE:
HKD 200,000 – 300,000
生于1965年的张恩利,有别于同年代主流艺术家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批判,其创作始终聚焦于绘画本身、探索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及空间背后的生命暗示。是次呈现的《无题》创作于2002 年,是他由人像主体转向静物描摹的关键转折期。这种开放性的创作突破了中国语境,为他赢得了更多国际赞誉,并在2006年成为世界顶级画廊豪瑟沃斯代理的首位亚洲艺术家。
张恩利《水桶3》,油彩画布,100 × 100.3 cm.,2007 年作,伦敦泰特美术馆藏。在泰特美术馆共五件张恩利的藏品中,有三件与是次上拍的《无题》为相近时期的静物作品,见此系列之重要代表性
在这件作品中,张恩利以近似水墨多重层叠的笔触薄涂出一个被揉皱的纸团。画中纸团犹如历经时间的洗礼,浸泡在所承载的画布之上。纸团看似被随意揉搓,但凝神观察当中线与面之间的关系,竟可勾勒出五指按压的痕迹,一抹莫名的浅红更为此作增添戏剧性与想象空间。艺术家认为物体也可以成为一种肖像,日常物件经过使用便被注入了「人的个性」,他以此微妙的诗性视角传递对生活与情感的关切,诉说着物品与我们「物性归一」的哲思。虽然作品朴素地描绘日常之物,然而张恩利的企图并非写实,而是希冀观者感受到「物的经历」,及其作为个体记忆与生存经验载体的价值。他将人性气息包覆纸团,吸引观者在内心打开或揉紧它,一探「存在的真谛」。
张恩利《盒子1》,油彩画布,40 × 50cm,2004 年作,拍卖成交价698,500港币
「观念建筑师」的视域游戏
黄一山的自传性宣言
Lot 57
黄一山
有红色颜料的画室
复合材料 画布 |二〇一一年作 | 169×230.3 cm.
Huang Yishan
Studio with Red Paint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11
出版
2011年,《GZ 1626》第19 期,丰彩维讯传播集团,广州,第122页
2011年,《开放的学院意识——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集》,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第197页
2012年,《野生视觉——广州青年当代艺术家专题展》,53美术馆,广州,第39页
2012年,《首届CAFAM 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提名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第193页
2013年,《非格物——形而下的空间叙事》,新氧艺O2art,北京,第32至35页
2014年,《首届CAFAM 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提名集》,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第207页
展览
2011年2月27日至3月27日,「『异体˙异在』生理实验」,53美术馆,广州
2011年7月23日至8月31日,「『实验画谱』架上绘画研究」,菲籽画廊,上海
2012年8月8日至9月6日,「首届CAFAM 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3年6月22日至7月28日,「非格物——形而下的空间叙事」,新氧艺O2art,北京
来源
2015年4月6日,保利香港春季拍卖会,拍品编号269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 ESTIMATE:
HKD 600,000 – 800,000
黄一山曾被策展人崔灿灿说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其作品之间环环相扣,编织出「故事中的故事」、埸景中的场景。本次呈现尺幅摄人的《有红色颜料的画室》,便为黄一山2010至2011年绘写的「弗洛伊德」主题作品中,极具自传色彩的压轴篇章。在绘画此作的前一年,黄一山先创作了《草地》与《堆满顔料的画室》两件作品。前者以其标志性的平行透视描绘草坪,凝聚了对物料质感的执着的匠心;后者则以画中画的形式将《草地》置于一个画室空间,墙壁上以点状笔触铺满的红色颜料,指涉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深远的英国肖像画家弗洛伊德(Lucian Freud)那溅满颜料的工作室的致敬,而在最终章的本作,黄一山加入并放大了其就读的美院洗手间的蓝色水磨石地砖纹样,将自己身处的环境与弗洛伊德的画室空间交织,并让自已登堂入室,蜕变为「画室的主人」。
左:黄一山《草地》,压克力彩画布,120 × 150 cm,2010 年作;中:黄一山《堆满颜料的画室》,复合媒材画布,160 × 120 cm,2010 年作;右:本次上拍之《有红色颜料的画室》。三件作品构成系列之环,并以本次上拍之作作结,体现艺术家以登堂入室的自画像突显其艺术观念的自信及成熟
作品以其经典的「轴测图」视角,展示了一个封闭又开放的空间,所有线条、地砖、门窗、桌以极度严谨的方式展现着与彼此的平衡。其以精心调配的特殊顔料在反覆下笔间,营造出具厚度的光滑瓷砖质地。配合严丝合缝的空间逻辑,直指强烈的理性思考,呈现一种近乎「完美的真实」,宣告作者「理性即人性」的宣言。然而那具超现实感的画境,依然瀰漫着虚构感,引人悬念地使之在剧场与现实间游弋。
黄一山《有红色颜料的画室》作品局部
黄一山《比例失衡》,复合媒材画布,200 ×200cm,2011 年作,拍卖成交价1,088,691港币
白天不懂夜的黑
王兴伟的冷幽默剧场
Lot 56
王兴伟
无题
油彩 画布 | 二〇〇一至二〇〇四年作 | 65×53 cm.
Wang Xingwei
Untitled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01-2004
来源
2016年12月6日,北京匡时秋季拍卖会,拍品编号2756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作为中国当代炙手可热的领军人物,王兴伟在创作中常以中国社会背景的日常碎片、热议话题、笑话和故事进行戏剧性的处理,营造出一种如闪光灯下或是舞台上般放大、夸张、直入内心的效果。《无题》就彷若话剧舞台上的精彩一幕。有别于传统向男性的膜拜,作品画面由女性来主导关系,裸背的男子则甘愿成为裙下之臣,环手拥抱女子,脸上露出无所顾忌的窃喜与满足。女子的表情极为漠然,层层堆砌的颜料好似给她带上面具,昂头下撇的眼神、抽烟的慵懒动作、和她覆盖在男子手上正欲推开的手,加诸了几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推拉戏谑,连接起如今网络上赋予此类形象以「舔狗」二字的形容,亦不乏折射女性独立人格的当代面貌,荒诞不羁的冷幽默画面,编织出当下社会的现状和雅俗共赏的风趣。而画作中投怀送抱的男主角,正是艺术家王兴伟本人的形象,他在此兼具了表演者与创作者的二重身份,将自己变成一个「被观看、被议论」的客体。从此角度看,画中女性又或带有缪斯女神的指喻,正被身为艺术家的王兴伟热情相拥,即便经历冷漠、无情,仍将一无反顾地愿为艺术、理想奉献上身心的终极宣言。
王兴伟《觉醒的道德》,油彩画布,92×80cm,1999 年作,拍卖成交价5,700,000 港币
以诚挚书写童真世界
欧阳春永恒的赤子之心
Lot 65
欧阳春
笨鸟怕怕(双联作)
油彩 画布 |二〇〇三年作 | 170 x 130 cm.
Ouyang Chun
Afraid of the Clumsy Bird (diptych)
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03
出版
2006年,《璀璨:欧阳春》,星空间,北京,第228至229页
来源
北京星空间
2023年8月5日,杭州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拍品编号1662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 ESTIMATE:
HKD 300,000 – 400,000
欧阳春心中始终住着一个「孩子」,他擅于以不加矫饰的孩童式绘画来表述心中自然率真的世界。2002年底,他迎来创作的高峰及重要转换,从早年以灰色调为主的「灰色时期」步入大量使用纯色、用彩绚烂奔放的「金色时期」,创作不逾10件的经典「怕怕」系列即于彼时诞生,《笨鸟怕怕》即为其中生趣盎然的一帧。作品以大面积的亮紫色为背景,呈现一个躺倒在地的男孩,泪汪汪的双眼如喷泉一般爆发出眼泪。而每一颗泪珠以硕大的珍珠白色厚彩点出,具有近乎雕塑一般的立体质感。吓倒男孩的是其身上单脚停落的一只小鸟,睁大的眼透露出呆萌和无辜,而其瘦小的翅膀与身躯不成比例,似乎暗示了它是飞翔才能不足的一只「笨鸟」。此中暗涵的「笨鸟先飞」指涉,与绘画天分优异、反感应试教育的窠臼、最终在绘画的天地中找到了心之所向的欧阳春相呼应,传达艺术家「笨鸟不必先飞」的温暖的人生哲学。欧阳春以夸张化、儿童化的情绪表达对此种教条化的社会束缚发出诘问和挑战,呼吁人性的释放,展现其内心深处的率真和单纯。
欧阳春《鲸鱼吃掉坏蛋》,油彩画布,130 x 170 cm,2007年作,拍卖成交价1,160,700 港币
中国嘉德香港2025春季拍卖会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拍卖:4月7日丨2pm
预展:4月3 - 5日丨10am - 8pm
4月6日丨10am - 6pm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丨展览厅5FG
中国嘉德(香港)联系方式
(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香港)
电邮: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北京总公司
电邮:mail@cguardian.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各地办事处联络
上海
———
广州
———
南京
———
杭州
———
厦门
———
台湾
———
日本
———
美国
来源:中国嘉德拍卖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