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诗经·豳风·七月》有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首古老的农事诗准确描绘了七月时节,暑气渐退,秋意渐生,万物开始由盛转衰的自然规律。
《诗经·豳风·七月》有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首古老的农事诗准确描绘了七月时节,暑气渐退,秋意渐生,万物开始由盛转衰的自然规律。
明日是2025年9月9日,农历乙巳年七月十八。此时正值白露节气(9月7日)后第二天,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期,白天最高温度可达30℃,夜间却可能降至18℃左右,秋燥明显,空气中的湿度大幅降低。
在传统老黄历中,七月十八这天标注为"成日",是"建除十二神"中的吉日,寓意"成功、成就",诸事可成。民间更有"七月十八成日到,三事不做福气绕"的说法,认为此日遵循传统,可为下半年带来好运。
一、 注意事项:牢记"3事不做"
无论多忙,明日这3件事切记要避开,这是顺应天时、养护身体的关键。
1. 不贪凉饮冷:护阳防寒是关键
具体行为:不喝冰镇饮料,不吃生冷瓜果,不用冷水洗浴。原因分析:白露后人体阳气开始内收,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此时贪凉饮冷极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停,引发腹痛腹泻。老话佐证:"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强调的就是这个时节防寒保暖的重要性。2. 不与人争执:心平气和养肺金
3. 不熬夜劳神:早睡早起顺秋时
二、 养生重点:要喝"4汤"
在避开了不宜做的事情后,更要主动养生。明日记得为家人准备这4道养生汤品:
1. 雪梨银耳汤:润燥止咳第一方
2. 山药排骨汤:健脾益胃补虚损
3. 红枣莲子汤:养心安神助睡眠
4. 萝卜鲫鱼汤:顺气化痰防感冒
三、 温馨提示
喝汤时间:养生汤宜在饭前1小时饮用,更利于营养吸收。晚间不宜喝太多汤水,以免影响睡眠。情绪管理:如遇到不顺心的事,可先离开现场,深呼吸10次,待情绪平复后再处理。作息调整: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顺应自然作息规律。保暖重点:特别注意腹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可佩戴腹带,睡前热水泡脚。明日七月十八"成日"的这些讲究,看似是老传统,实则是古人千百年来总结的养生智慧。在季节转换的关键时期,遵循"3事不做"的禁忌,饮用"4汤"调理身体,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预防秋季常见疾病。
记住这些老传统,用科学的态度理解其中的智慧,为家人准备一碗温暖的养生汤,共同迎接一个健康、丰收的秋天!别忘了提醒家人朋友,将这些宝贵的养生经验传承下去。
来源:顽固的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