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哪吒汽车”会是谁?“销冠”被破产审查的背后值得深思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4 19:40 2

摘要:2025年5月13日,一则来自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公告将哪吒汽车推上风口浪尖——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

2025年5月13日,一则来自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公告将哪吒汽车推上风口浪尖——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

这家曾以15.2万辆年销量登顶新势力销冠的车企,在短短三年内经历了断崖式坠落,成为继高合、威马之后又一家倒下的造车新势力。

唏嘘之余,其命运轨迹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层危机。

哪吒汽车的兴衰史堪称一部“成也资本,败也资本”的典型样本。2014年成立的合众新能源,凭借南宁、宜春、桐乡等多地国资注资累计228亿元,以“低价策略”快速抢占下沉市场,2022年凭借5万-15万元车型登顶新势力销冠

但光鲜销量背后暗藏致命隐患:单车亏损超4万元,毛利率长期为负,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的15%骤降至2024年的3.2%,核心技术空心化严重 。当比亚迪掀起价格战、智能化成为行业分水岭时,缺乏技术护城河的哪吒既无力维持低端市场份额,又无法突破20万元价格天花板,最终陷入“销量越卖越亏,亏损越亏越卖”的死循环 。

更值得深思的是,其“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过度依赖政府采购和网约车市场,当2023年补贴退坡、B端需求萎缩时,脆弱的商业模式瞬间崩塌 。

这场崩塌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在产业链上肆虐。

1.4万名员工中80%遭裁员,拖欠工资、社保断缴导致技术团队解散,南宁工厂设备被拆卸抵债 ;

50万车主沦为“数字孤儿”——APP因流量欠费停摆、售后网点73%停运,二手哪吒N01估值跌破3万元 ;

地方政府更是付出惨痛代价,南宁国资超50亿元注资血本无归,宜春生产基地用地启动收储程序 。

讽刺的是,创始人方运舟虽多次鞠躬道歉,但其持有的28.37亿元注册资本金却未见追缴,原CEO张勇被曝离职前办理英国签证,资本盛宴散场后,最终买单的仍是普通劳动者,消费者与纳税人 。

纵观当前幸存的新能源车企,生存法则已截然不同

比亚迪凭借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和刀片电池技术,将成本控制做到极致;

理想汽车以增程式技术解决里程焦虑,专注家庭用户打造差异化体验;

蔚来通过换电模式构建服务生态,技术专利数量领先行业;

吉利则依托CMA架构实现多品牌协同,在混动、纯电、燃料电池多线布局 。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跨界入局,前者凭借ADS 3.0智能驾驶系统重新定义“造车”,后者以澎湃OS生态实现“人车家全场景”覆盖,技术厚度成为新时代入场券 。

哪吒汽车的陨落敲响警钟:新能源汽车绝非资本游戏的试验场。

当行业从“补贴驱动”转向“技术驱动”,政策层面亟需建立更严格的准入机制——可参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的“遏制盲目上马项目”“完善僵尸企业退出机制” ,将研发投入强度、核心技术专利、安全测试标准作为准入门槛

毕竟,汽车关乎生命安全,不能重蹈某些车企“用PPT造车、用营销续命”的覆辙。

唯有将产业政策导向从“鼓励数量”转向“追求质量”,才能避免更多“哪吒汽车”在资本泡沫中诞生,在技术荒漠中消亡。

毕竟,哪吒的风火轮可以踩着资本腾空,但要想飞得远,终究要靠自主研发的引擎。

你认为谁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潮水褪去后的下一个“哪吒汽车”?

来源:烈焰故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