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腰斩遭无情嘲笑,我巨资收藏的小型张邮票,如今跌成了笑话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7 22:53 2

摘要:35年攒下的邮票,如今连一张高铁票都换不回,这口气憋得我半夜刷手机刷到心梗。

35年攒下的邮票,如今连一张高铁票都换不回,这口气憋得我半夜刷手机刷到心梗。

昨晚刷到“邮市回暖”四个字,我立马把压箱底的《太湖》《九寨沟》翻出来,一看收购价,还是当年的一半。

心凉得透透的。

1989年第一次发工资,我冲进邮局把整月薪水换成《长江三峡》小型张,觉得手里攥着整条长江。

后来年年追新,1997年《香港回归》一买就是两百套,心想留给儿子当传家宝。

现在儿子连邮票长啥样都不记得,倒是我记得清清楚楚:5770万套砸进市场,像往海里撒盐,价格再也浮不上来。

我试过摆摊,也混过论坛。

最惨一次,拿着《水浒传-5》去邮商那儿,老板眼皮都没抬:“品相再好,也卖不动。

”那一刻我懂了,发行量就是悬在头顶的刀。

当年邮局敞开卖,现在仓库里还有成箱的《九龙壁》《春节》,谁还稀罕?

偶尔也羡慕别人。

去年群里有人晒出《张仲景》小版,半年翻三倍,我酸得牙疼。

可转念一想,那玩意儿全国才几十万册,我手里这些动辄几千万的“天量”,拿什么跟人家比?

稀缺性这词,年轻时不懂,现在懂了,晚了。

后来想通了,邮票不是股票,它是我攒了半辈子的日记。

每张背后都记着日子:1995年买《太湖》那天,老婆第一次胎动;1998年《九寨沟》到手,正好单位分房。

钱亏了,记忆没亏。

我把它们按年份排进相册,翻到哪页都能想起当年的自己。

现在邮市又吹风,说数字藏品能救场。

我搞不懂NFT,也不打算追。

反正我集邮不是为了发财,只是想留住时间。

那些说“回暖”的人,爱咋炒咋炒,我不跟。

邮票在我这儿,早就不算投资,算老伴。

说到底,邮票是纸,情怀是肉,肉包着纸,才暖。

来源:小蔚观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