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电视看国足比赛,来来去去总是那几张熟悉的面孔。可这么多年、这么多场比赛下来,他们的球商没见涨,体力没见强,赛场表现却越来越让人提不起劲。球迷忍不住想问:国家队选拔人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难道不是看谁能跑、谁能拼、谁能在关键时刻踢进关键球,反而要看谁有钱、谁有
最近,关于中国国家足球队的讨论总绕不开 “失望” 与 “疑惑”—— 我们期待的 “为国征战”,怎么渐渐成了让人揪心的话题?
打开电视看国足比赛,来来去去总是那几张熟悉的面孔。可这么多年、这么多场比赛下来,他们的球商没见涨,体力没见强,赛场表现却越来越让人提不起劲。球迷忍不住想问:国家队选拔人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难道不是看谁能跑、谁能拼、谁能在关键时刻踢进关键球,反而要看谁有钱、谁有关系?那句 “进国家队是不是得先验资” 的调侃,听着刺耳,藏着的却是满心的无奈 —— 凭什么让没实力的人占着茅坑不拉屎,浪费为国争光的机会?
更让人难受的是这些球员的 “厚脸皮”。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刚懂球的孩子,从上班族到学生党,各行各业的人都骂过他们,可他们好像毫不在意,依旧占据着国家队的名额。之前有场比赛没转播,不少人暗自庆幸:不是不关心,是真怕看到又一次失利后,忍不住摔了手机、砸了电视 —— 既气球队不争气,又心疼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这份 “双重委屈”,谁受得住?
可就在国足让人纠结的时候,贵州村超却像一束光,照亮了足球本该有的样子。没有天价年薪,没有豪华装备,村民们光着脚也能在赛场上跑得起劲;没有复杂的利益纠葛,只有纯粹的热爱 —— 进球了,全村人一起欢呼;输了,大家笑着下次再拼。就连名流大咖、专业球队都排着队去交流,不是因为村超有多 “专业”,而是因为那里有足球最本真的快乐。有人说 “村超球队随便踢踢都能赢国足”,这话或许夸张,但反差感实实在在:村超有 “魂”,而国足好像丢了那份 “为国拼搏” 的初心。
其实球迷从来不是苛刻。我们熬夜看球,为的不是赢一场 “让来的” 胜利,而是想看到一群敢打敢拼、对得起 “国家” 二字的球员;我们吐槽选拔机制,不是故意找茬,而是希望有更多有实力、有梦想的年轻人能站出来。
真心盼着国足能听听这些声音。别再让 “关系” 挡住人才的路,别再让 “名利” 磨掉拼搏的劲。看看村超里那些奔跑的身影,想想球迷眼里还没熄灭的期待 —— 只要你们肯改、肯拼,我们还愿意等一场值得欢呼的胜利,等一支能让我们骄傲的国家队。
来源:赵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