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命通会,中国古代命理学的集大成之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1 09:09 1

摘要:万民英,字子才,号育吾,其先祖为江夏人。他自幼聪慧,嘉靖二十八年考中举人,次年考中进士,先后任河南道监察御史、福建兵备参议等职。在福建任职期间平倭有功,后因小人诋毁陷害,借扶母亲灵柩返回故里之机,隐世不出,隐居四十多年。在此期间,他热衷教育和慈善,著有《三命通

《三命通会》是明朝万民英所著的一本推算命理的书籍,成书于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年-1603年)。

作者生平

万民英,字子才,号育吾,其先祖为江夏人。他自幼聪慧,嘉靖二十八年考中举人,次年考中进士,先后任河南道监察御史、福建兵备参议等职。在福建任职期间平倭有功,后因小人诋毁陷害,借扶母亲灵柩返回故里之机,隐世不出,隐居四十多年。在此期间,他热衷教育和慈善,著有《三命通会》《易经会解》《星学大成》等多部作品。

内容架构

- 卷一:论述八字推命的基础,包括五行阴阳之理、天干地支源流、干支五行属性及纳音变化等,为命理推演提供理论依据。

- 卷二:介绍命理及推命的具体方法,如推排年、月、日、时四柱八字的大运、小运、流年、命官等,以及干支的刑冲克害化合等理论和步骤,是全书的重要一卷。

- 卷三:主要论述星宿神煞,以日柱干支为主,联系年、月、时或大运、流年等其他干支来推演命理,有吉星照命如天月德、天乙贵人等,也有凶神恶煞如羊刃、六厄等。

- 卷四:论述十干坐支兼得月时及行运吉凶、十二月支得日干吉凶以及五行对命理的影响,通过分析八字天干地支对应的五行属性来推断命理吉凶。

- 卷五:阐述印绶、食神、正官等命理术语及不同命理的吉凶和化解方法,还论述了用神的作用,即八字或大运五行中对自身日干有增补作用的五行代称。

- 卷六:论述八字的格,有正格和变格之分,通过二百多例命格的具体案例来分析讨论,重点讲解复杂多端的变格推演。

- 卷七:主要从命局中看人的性情相貌、论疾病属性、看八字论六亲以及女命吉凶等,认为人的贵贱、性情、疾病等都与八字阴阳五行属性相关。

- 卷八、卷九:论述十天干的六甲日 - 六癸日中各个时辰的命理吉凶论断,分析每个天干日对应各个时辰的相生相克及吉凶。

- 卷十 - 卷十二:收集决断命理吉凶的歌谣、论赋,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为基础,是对前面几卷内容的总结。

核心理论

- 五行理论:以“四柱”(年、月、日、时)为核心,将人的出生时间转化为天干地支的组合,即“八字”,进而分析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生克制化关系。通过日柱天干代表命主自身,与其他干支的相互作用判断命局的强弱与平衡。

- 十神概念:由五行相生相克关系衍生出十神,即比肩、劫财、食神、伤官、正财、偏财、正官、七杀、正印、偏印。通过十神在八字中的位置,推演个人的性格、事业、婚姻等命运轨迹。

- 神煞与特殊命局:收录数百种神煞,如天乙贵人、文昌星、桃花煞等,并分析其对命运的影响。同时归纳诸多特殊命局,如“从格”“化格”“专旺格”等,探讨极端五行配置下的命运特征。

- 大运与流年:详细论述大运与流年的计算方法。大运以十年为一周期,反映人生不同阶段的运势起伏;流年则对应每年的具体吉凶。通过分析大运与流年对原命局的冲击,预测人生关键节点。

思想内涵

《三命通会》以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将自然界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运用到人的命理推演,体现了中国古代探究宇宙的哲学思想。书中强调和谐统一、平衡协调的重要性,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的糟粕思想观念,如官本位观念、男尊女卑观念、多子多孙观念等。

学术价值

自东汉末年传统命理学开始发展,至明代中叶逐渐完善。期间唐代李虚中建立以“年”为主的古典命理推理模型,五代宋初徐子平完善为“四柱”法,到明朝八字推命术发展至鼎盛。《三命通会》在徐子平八字推命术基础上,撷取诸家命理学说精华,形成了以“八格”为主的格局论命系统,标志着传统命理学形成时期的终结,是命理典籍中的总汇之作。

后世影响

《三命通会》在明清时期广泛传播,成为科举士子、民间术士的共同教科书,其理论渗透至婚丧嫁娶、择业择日等民俗活动,甚至影响文学创作。在当代,高校与汉学机构将其纳入中国哲学与民俗学研究范畴,现代学者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重新解读。此外,书中保存的古代历法、天文数据,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三命通会》作为中国古代命理学的经典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其中包含的封建糟粕和旧命运观,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来源:橘子洲头望明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