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七场——“向数图强 释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场在海口举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亮眼成果及未来规划,展示海南在数字经济赛道上的强劲发展势头。
昨日,“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七场——“向数图强 释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场在海口举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亮眼成果及未来规划,展示海南在数字经济赛道上的强劲发展势头。
顶层设计持续完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随着海南自贸港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4年底,“双千兆网络”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覆盖,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千兆光网和5G通达率分别达到100%和91.7%,岛内3个地级市全部建成“千兆城市”,陵水完成全省首个重点园区万兆光网试点部署。
在国际设施建设方面,海南文昌至香港国际海缆、海口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已建成运营。2024年,三大运营商海口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并启动建设,这是30年来我国首次增设全业务出入口局。海南还在加快建设连接香港和东南亚的2条新增国际海缆,国际通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中国电信海南(海口)国际信息园(一期)、中国移动海南国际数据中心、陵水海底数据中心、海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文昌航天超算中心等一批算力设施建成投用,海南国资运营宣布组建海南算力集团并发起设立算力领域产业基金,初步形成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化布局。
数字产业快速增长,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海南数字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两个千亿级重点园区为核心,带动全省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化发展。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超过400家,实现营收超过2000亿元,营收规模是2022年的1.7倍。
在电子信息制造方面,海南航芯功率模组项目投产并达规纳统,芯原微电子海南研发中心正式运营,锐骏半导体海口综保区封测基地通线,比特大陆高端服务器、华芯邦半导体加工智能制造等一批项目先后落地,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实现初步聚集。
此外,新兴业态创新发展,数据跨境应用场景持续落地。澄迈上线游戏出海公共服务平台,儋州打造全国首个数字加工贸易区,海口复兴城加速培育数字内容出海,陵水初步形成以影视短剧、游戏动漫为主的数据产业布局。数据要素市场化不断深化,数据产品超市累计上架2500多款产品,交易额突破11亿元。人工智能应用模型研究取得突破,“璇玑玉衡”“方舟智言”大模型通过网信部门备案。
数实融合赋能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海南开展工业互联网优秀案例评选,培育了一批省级应用示范,金盘智能、中海石油上榜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海南飞行者科技入选国家实数融合典型案例。
中小企业数字化成效明显,海南发布5个重点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和13家数字化“小灯塔”企业名录,带动省内重点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持续推进海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支持400余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2024年全省新增上云企业2959家。
智能网联生态加速构建,海口-三亚-琼海联合体入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儋州入选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海南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方案,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
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创新探索成效显著
海南自贸港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游戏出海”规模逐步扩大并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来数加工”等应用场景的技术验证顺利成功,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其他数据跨境应用场景正在申请技术验证。
在机制建设方面,海南成立了自由贸易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统筹推进机制,制定了总体方案。法制建设方面,研究制定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数据中心发展规定》,经海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以立法形式明确国际数据中心制度的法规。
未来,海南将立足于“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围绕“向数图强”,加快推进海口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扩大增值电信业务开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跨境海缆建设,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打造开放型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推进
去年以来,省发改委(数据局)通过政策制度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打造等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海口数据标注基地、物流数据开放互联等成为全国领先的创新实践和先行试点,医疗健康、旅游文化、卫星遥感等领域的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取得实质成效。2024年12月,海南获批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接下来,海南将以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制度创新、场景示范、项目谋划、产业培育和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在制度创新方面,将建立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开发利用有效机制,推动数据确权、定价和交易规则落地。在场景示范方面,将梳理凝练一批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数据要素典型应用场景,开展行业试点示范。
数字加工贸易蓬勃发展,打造开放新高地
数字加工贸易是充分考虑海南开放政策基础,提出的符合海南实际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给予海南自贸港一系列政策,支持海南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一个制度高地。为了用好海南的各项制度优势发展数字加工贸易,省商务厅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加工贸易业态实施方案》,拟在海口、儋州、文昌等地区建立“小而精”的特色数字加工贸易区。
目前,儋州的数字加工贸易区已经验收通过,文昌和海口也在积极申报。国家网信办已同意海南试点使用专用国际通信信道开展数字加工贸易,全省已进入试点的企业有5家,计划开展数字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有70多家。海南开展数字加工贸易的政策核心就在于“合规”,开放、合规的环境有利于跨境服务的稳定开展。
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四地的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在获批开展试点的地区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等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这标志着海南电信业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时代全球互联和开放趋势,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通信枢纽的强大决心。
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海南省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研究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制定并发布相关申请指引,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辅导、申请材料辅导等便捷服务。2025年2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海南等四地13家外资企业发放首批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海南共有2家企业获批。这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扩大数字领域对外开放、探索制度型开放路径上迈出了关键一步。(记者 刘兵 编辑 王珊 林秋怡)
来源:海南特区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