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乙巳仲春,再翻案头《矛盾论》一册,青灯黄卷间,但见墨痕如龙蛇游走,字字皆凝天地之气。昔润之先生于延安窑洞秉烛疾书,以唯物辩证之笔,剖万象之枢机,而今读之,犹觉风云激荡,古今一脉。余掩卷长思,方知此论非止为烽火岁月之圭臬,更为今人破迷局、开新境之玄钥。
仰先生之尊容,再读先生之《矛盾论》——
古镜照今尘,辩证启新章
乙巳仲春,再翻案头《矛盾论》一册,青灯黄卷间,但见墨痕如龙蛇游走,字字皆凝天地之气。昔润之先生于延安窑洞秉烛疾书,以唯物辩证之笔,剖万象之枢机,而今读之,犹觉风云激荡,古今一脉。余掩卷长思,方知此论非止为烽火岁月之圭臬,更为今人破迷局、开新境之玄钥。
一、主次之辨:抽刀断水水难断,擒王射马局自开
《易》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然世人常困于纷纭杂事,如陷蛛网。润之先生言:“万物皆有主次矛盾,擒其主者,万绪自解。”此理于今尤验。
今有职场士人,终日疲于会议报表、人际周旋,然绩效难彰,心力交瘁。细察之,盖因未辨主次:或本应以精进专业为要,却惑于琐碎事务;或本需调和团队矛盾,反汲汲于表面和谐。昔有晋商乔致庸治商,凡遇困局,必问“何为立身之本”,今人何不效之?譬如某互联网新锐,初创时资源匮乏,遂弃全面铺张之念,专攻算法核心,终以“一剑封喉”之势破局,恰合“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之兵法。
二、阴阳之衡:月盈则亏水满溢,张弛有道气自和
《矛盾论》深得易理三昧,谓“对立统一乃万物根本”。今人常执一端:或求功名而损健康,或逐闲适而废进取,殊不知阴阳互根之理。
尝闻沪上名医王氏,日诊百人而形神不倦。问其术,答曰:“晨练太极以固本,午时小憩以养神,夜读医典以精进——此消彼长间,矛盾自化。”此正应润之先生“斗争性与同一性相济”之论。反观某些“996”青年,以命搏财,终致“年轻时拿命换钱,老来拿钱换命”之悖论,恰是违逆矛盾转化之道。
三、知行之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阳明先生倡“知行合一”,润之先生更申“实践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今有网络学子,收藏典籍如山,笔记盈箧,然临事仍手足无措,何也?盖未悟“认识—实践—再认识”螺旋上升之道。
昔见杭城茶商李氏,初读《矛盾论》,但觉玄奥。后遇库存积压、客源流失之困,乃躬身实践:辨主要矛盾为产品老化,次要矛盾为宣传不力。遂先革新茶品工艺,再借直播拓客,两年间扭亏为盈。此正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之真谛。今之“知识付费”热潮中,多少人囤课成癖而一事无成?当引以为戒。
四、古今之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润之先生作论时,中国尚在“积贫积弱”之境,而今寰球格局已易。然矛盾律历久弥新:中美博弈可见“对抗性与同一性交织”,科技革命暗合“量变到质变飞跃”,乃至个人成长亦需“否定之否定”突破。
某新能源车企之崛起尤具启示:初时仿制外资车型(肯定阶段),继而自主研发遭遇瓶颈(否定阶段),终以智能驾驶独步天下(否定之否定阶段)。此三部曲恰如《矛盾论》所言“事物波浪式前进”之缩影。
夜雨敲窗,再观《矛盾论》,忽觉满纸烟云皆化细雨,浸润心田。古贤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润之先生此论,岂非为纷纭世象立经纬乎?今人处世,若能以矛盾为舟,辩证为楫,则虽处百年未有之变局,亦可如庖丁解牛,目无全牛而游刃有余。此非独治国安邦之术,实为修身齐家之要,愿与诸君共勉之。
来源:记录者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