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主流价值为光,解读“济南故事”,解码C位新闻。济南日报·爱济南推出“追光”栏目,发挥新型主流媒体权威性和创新性,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紧要处、关键处、动人处,推出一批“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全媒体作品,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豪迈”与您一起
以主流价值为光,解读“济南故事”,解码C位新闻。济南日报·爱济南推出“追光”栏目,发挥新型主流媒体权威性和创新性,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紧要处、关键处、动人处,推出一批“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全媒体作品,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豪迈”与您一起阔步前行。
在数质生产力加速迭代、“数字济南” 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一条横跨三市六区县、绵延130公里的 “供热长龙”正成为城市能源转型与数字赋能的生动注脚 ——“聊热入济”项目将会把聊城电厂余热转化为泉城千家万户的温暖保障。
长距离的热力输送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力集团联合浙江大学产业化团队,打造出“智慧供热大脑”长输管网综合管控平台。这一平台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多项信息化技术,为多工况下多条长输管网的安全优化运行提供了全方位技术保障,也为济南的绿色供热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智慧供热大脑” 之项目根基:
可满足济南约1亿平方米供热需求
作为国内长距离清洁供热的重要示范工程,“聊热入济”项目依托聊城电厂余热资源,建设总长度约130公里的高温水管网,跨越济南、聊城、德州三市六区县,构建起跨区域能源互联互通的关键通道。项目总负责人高海光表示,该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满足济南市约1亿平方米供热需求,基本替代城区及沿线燃煤热源,预计每个采暖季可减少标煤消耗129.89万吨,降低中心城区二氧化碳排放量356.4万吨,显著提升区域空气质量与能源结构清洁化水平。
“聊热入济”项目不仅可以大幅缓解济南城区供热压力,更通过跨市域基础设施协同,强化了黄河流域能源廊道互联互通能力,为我国北方地区推行绿色供热、实现能源低碳转型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随着“智慧供热大脑”全面接入调度运行,这一跨越三地的“热能动脉”将会成为数字赋能与低碳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智慧供热大脑”之精准监控:
让供热系统运行状况一目了然
近日,记者走进济南热力集团调度大厅,探访“智慧供热大脑”的核心展示区。济南热力集团大数据部运营信息经理李政介绍,平台基于GIS地图构建了长输管网模型,能够直观显示整个供热系统的结构及具体位置。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实时监测供热系统的各项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一旦参数超过设定的阈值,系统会自动发出告警信号。例如,平台能够实时追踪热源的流动状态,清晰展示热量的流动时间、到达时间,还能结合在线水力分析和检测数据,精确计算出流动热耗、电耗、水耗。同时,平台还具备定位式静态水压分析功能,可定期展示全网静态水压图,精准定位水压异常点,为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智慧供热大脑”之智能调度:
优化供热资源配置
“智慧供热大脑”不仅能够实现对供热系统的精准监控,更以实时监测数据为支撑,具备强大的智能调度功能。李政告诉记者,平台充分考虑了管网延迟、滞后效应,能够基于监控数据和用户负荷需求,对长输热源负荷进行精准预测。
基于负荷预测结果,平台可以优化调度长输热源与其他热源的负荷,实现供温、流量等参数的优化。例如,在不同的供热阶段,平台能够根据采暖季隔压站的负荷需求,快速生成合理的量调方案,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DCS系统。通过这些智能调度措施,“智慧供热大脑”能够精准优化供热资源配置,显著提高供热效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智慧供热大脑”之安全守护:
为供热系统保驾护航
对于长距离供热管网来说,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智慧供热大脑”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为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全方位的守护。
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获取管网的运行数据。同时,平台还建立了异常工况预案库,能够根据运行工况仿真,为应急工况处理提供详细的建议和可视化的处理方案。例如,当管网出现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平台能够迅速发出警报,并根据预设的预案,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快速处理。
此外,平台还能够对管网的压降、温降进行合理性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供热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随着“智慧供热大脑”长输管网综合管控平台正式投入使用,“聊热入济”项目将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绿色的运行,为济南市民带来更加温暖、舒适的冬季体验,也将为全国城市供暖绿色转型提供宝贵的济南经验。(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李少庆 海报设计:刘超)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