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学龄前儿童步行状态发生的事故来看,发生事故时出现奔跑和快行行为的占到一半以上。
3月31日
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知危险 会避险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
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
今天(3月30日)
总台央视新闻、国家应急广播推出
《全民安全公开课》系列直播特别节目
《我是安全小卫士》
为同学们带来实用的
避险知识和安全指南
别让车祸成为“成长痛”
01
马路上 别猛跑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学龄前儿童步行状态发生的事故来看,发生事故时出现奔跑和快行行为的占到一半以上。
这个数据
虽然统计的是学龄前儿童
不过在道路上奔跑和快行
是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
↓↓↓
因此,同学们在过马路前
一定要先停下来左右观察来往车辆
即使斑马线对面是绿灯
也要先停下观察
避免被行驶速度过快的车辆
剐蹭、碰撞
02
可找安全岛 切勿折返跑
如果人行横道太长
走到一半
发现对面亮起红灯怎么办?
不少同学
在慌乱中可能会闯红灯冲过去
或者往回跑
这是非常危险的!
此时可在
路中间的安全岛上等待
如果没有安全岛
可站在
斑马线中间的安全区域等待
总之不能折返跑!
一盔一带 与平安“童”行
一顶头盔
一条安全带
看似不起眼
却是生命的一道防线
戴上的是守护
系上的是平安
头盔到底有多重要?
据公安部门统计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
死亡事故中
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
有关研究表明
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能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
降低60%至70%
01
头盔到底怎么戴?
02
家长抱孩子坐后排
到底行不行
有不少家长觉得
把孩子抱在怀里
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我们听听北京交警靳赢怎么说↓
其实不仅是交通安全知识
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
对少年儿童来说也至关重要
知危险才能避危险
就拿火场来说
火灾发生时
威胁生命的不止燃烧的火焰
还有令人窒息的浓烟
火场里的隐形“杀手”——浓烟
▶浓烟究竟可怕在哪?
1.烟气具有很高的温度
火灾充分发展阶段的烟气温度可达300℃至800℃,吸入高温烟气后,会瞬间灼伤呼吸道的黏膜,使气管、支气管受损,极易窒息。
2.烟气具有很强的毒性
烟气中含有多种有毒气体,人体吸入后会出现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严重时可致死亡。
3.烟气会极大降低火场能见度
人在充满浓烟的火场中难辨方向,极大增加了被困风险,也会给救援工作带来困难。
既然浓烟如此凶险
那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是否有用?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的
副研究员宋文琦提示
火场中,不要因制作湿毛巾
而耽误逃生
也就是说
湿毛巾并非没有用
而是要观察火情是否满足逃生条件
因为真实的火场千变万化
逃生时没有“标准答案”
不过需要牢记
一个基本原则——躲火避烟
直播间里,宋文琦为同学们
总结了逃生避险的“干货”
听从指挥、有序逃生;勿坐电梯、改走楼梯;选择没有烟气的逃生通道;如遇烟气层较低,需灵活选择低姿前行,捂住口鼻;随手关闭逃生路上的防火门。来源:国家应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