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31日,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市隆重举行。在会场最前方两侧的媒体席,活跃着一群说着流利外语的媒体人。他们,是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国际传播媒体的记者。
河南日报记者 沈剑奇 童林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佳欣
3月31日,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市隆重举行。在会场最前方两侧的媒体席,活跃着一群说着流利外语的媒体人。他们,是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国际传播媒体的记者。
当天,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河南国际传播中心主办的国际传播媒体“寻根华夏·感知郑州”主题采风活动开启,来自河北、山西、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新疆、河南等地的省级国际传播媒体记者20余人相聚黄河之滨。第一站,他们来到黄帝故里,拜谒人文始祖。切换国际传播视角看拜祖大典,记者们有哪些特别的感受和思考?
来自甘肃国际传播中心的记者雷雅妮站在黄帝雕像前,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她说,活动让她想起了甘肃天水举办的伏羲大典。“一条黄河连接了甘肃和河南,哺育了中华民族。当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共同恭拜轩辕黄帝时,我深刻感受到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文化认同感的体现。”
“三月三,在广西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子,所以这次来到‘老家河南’参加拜祖大典,感觉是一场奇妙的缘分。作为一名国际传播记者,我会用自己的笔和镜头,用英语报道让海内外中华儿女和外国友人了解黄帝文化。”广西国际传播中心记者何妮说。
作为展示国家形象、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核心平台,近年来,各地国际传播中心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国际传播的生力军。参加活动的国际传播记者们,出镜拍摄英语、韩语等多语种Vlog,寻找黄帝文化与各地的结合点,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向全球直播大典盛况,采访国际友人、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心声……以海外用户视角“解锁”拜祖大典新的打开方式。
从黄帝故里出发,记者们在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未来几天,他们还将走访河南博物院、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文化地标,蜜雪冰城等企业,用笔和镜头向世界展示河南魅力、郑州精彩。
编辑:王晓颖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