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扬州陷落,清军兵锋直指南京时,弘光帝朱由菘与首辅马士英等人不做任何安排部署,连夜出城,向南逃窜,准备去往杭州。
扬州陷落,清军兵锋直指南京时,弘光帝朱由菘与首辅马士英等人不做任何安排部署,连夜出城,向南逃窜,准备去往杭州。
行至溧水县时,遇到乱兵,仓皇之下,两人失散。
马士英带领400贵州兵护卫朱由菘的母亲邹太后前往杭州。
1645年5月22日,马士英一行到达杭州,潞王朱常淓以及杭州的官员前来朝见。
不久,阮大铖、朱大典和总兵方国安等逃来杭州,马士英才知道弘光帝已经被清军俘获。
马士英没了指望,又开始与杭州官僚商量请潞王朱常淓监国。
6月7日,文武官员朝见邹太后,请命潞王监国,邹太后同意后,随即发布懿旨给朱常淓。
太后的懿旨是很有说服性的,将来朱常淓正式登基为帝,合法性就有了。
但朱常淓也清楚,江南中心南京都丢了,在杭州监国,风险很大,会成为清廷重点打击目标,他怕的要死,拒绝接受。
邹太后流着眼泪,反复劝说,朱常淓不得已,才勉强答应。
6月8日,简单的仪式过后,朱常淓就任监国,随后,任命了部分官员,又让方国安派兵分守千秋岭、独松关、四安镇等处,但实权仍在马士英、阮大铖一伙的手中。
朱常淓实在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毫无担当斗志,6月9日,就按照马士英的意见,派陈洪范去同清军讲和。
这个陈洪范早就暗中投降了清军,被派往江南充当内奸,大肆散播清军兵强马壮,宜早投降,动摇明军战斗意志,被人称为“活秦桧”。
朱常淓手下既无救世能臣,又无精兵猛将,清军怎么可能会讲和,白日做梦罢了。
果然,清豫亲王多铎扫清南京周边后,命令博洛贝勒、固山额真摆因兔阿山等率领满洲精兵,向浙江进发。
6月11日,清兵进抵塘西,马士英惊慌失措,交出内阁印信后,私自逃入原防江水师郑鸿逵的兵船,被前来索饷的方国安部下士卒拖走。阮大铖、朱大典则从富阳乘船逃往婺州(今浙江金华)。
陈洪范早已经与清廷商讨了卖国事宜,回到杭州后,就同兵部尚书张秉贞一道劝朱常淓投降。
朱常淓贪生怕死,决定降清。
总兵方国安和侄子方元科本是率领兵马护送弘光帝朱由菘去往芜湖,朱由菘被俘后,他们来到杭州,尚有1万兵马,准备与朱常淓保卫杭州。
方元科正在与清军在涌金门下战斗时,朱常淓竟然伤心病狂到“以酒食从城上饷满兵”,方元科极为愤慨,立即撤兵,东渡钱塘江,后来参加了拥立鲁王监国的行列。
6月14日,清军轻而易举就占领了杭州。
9月初,弘光帝朱由菘、邹太后、潞王朱常淓一行被清廷带回北京,押解途中,邹太后跳入淮河自尽。
1646年5月,朱由菘、朱常淓以及其他一些降清的明朝藩王在北京被处死。
朱常淓就任监国不足7天,毫无进取之心,实乃民族败类,尽管他对清军摇尾乞怜,最后仍然改变不了被宰杀的命运,还不如在杭州奋起一搏,即便战死,好歹也能保留明朝宗室的气节。
来源:历史的星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