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年营收突破1442亿,同比暴增三倍,净利润超过60亿元。特别是问界M9自3月交付以来,已经连续11个月蝉联50万级豪车销冠,累计大定突破20万辆,创造了国产高端车的销售奇迹。
去年可能是赛力斯最好的一年。
全年营收突破1442亿,同比暴增三倍,净利润超过60亿元。特别是问界M9自3月交付以来,已经连续11个月蝉联50万级豪车销冠,累计大定突破20万辆,创造了国产高端车的销售奇迹。
在华为线下门店里,问界曾长期占据最显眼的C位,享受着华为全渠道的流量红利。
然而进入2025年,问界的发展态势却似乎有点急转直下。
赛力斯前两个月的产销快报显示,1月销量不到17000辆,同比接近腰斩。2月销量21000多辆,也是同比下滑近四成。
曾经的爆款车型,如今销量砍半,问界究竟怎么了?
从内部来看,问界的崛起,离不开华为的加持。作为华为鸿蒙智行首个合作品牌,去年问界几乎占据了鸿蒙智行销量的九成,全年累计销量高达38.6万辆。
然而,随着华为与其他车企的合作不断加深,问界的地位似乎正在逐渐被稀释。
华为的「界」字辈品牌如今已壮大到四个,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与奇瑞合作的智界、与北汽合作的享界,以及与江淮合作的尊界。
不仅如此,华为还与上汽、广汽等传统车企达成了合作,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界」字辈品牌诞生。
问界从唯一变成了四分之一,先发优势被不断分流。
从外部来看,市场竞争的烈度也在持续上升。传统车企纷纷加速转型新能源,新老玩家同场竞技,问界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
当年理想L7上市后,问界M7连续5个月销量没有过千。理想L6上市后,问界M7当月的销量,也马上从2万辆跌至1万辆。
在主流市场,问界的光环并不能成为决定性因素,群狼环伺下,任何波动都能带来剧烈影响。
因此,面对销量下滑,问界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调整策略,打出了「高端+增程」的两张标签。
高端市场是问界的立身之本。
问界M9尽管新年销量下滑,但仍占赛力斯总销量的四成以上。为了巩固这一优势,问界于3月推出了M9 2025款,在延续了高端定位的同时,也强化了增程技术。
此外,问界还推出了中型SUV新M5 Ultra,主攻20万元级别市场。一个月后,问界M8也将上市,计划衔接M7和M9的市场空白。
不过即便问界全线押上,未来的挑战依然不容小觑。
首先,华为的「界」字辈品牌,可能进一步分流问界的销量。
智界R7以25万级定价+华为ADS3.0智驾系统,直接分流问界M7。享界S9和尊界S800,则分别瞄准行政级和超豪华市场。
如果这些品牌大获成功,那么问界显然会大受冲击,但反过来如果它们没成功,又或者出现负面事件,问界也可能受到牵连。
换句话说,问界是两头都不好过。
其次,赛力斯自身的竞争力仍需提升。虽然赛力斯通过收购问界超级工厂,和华为子公司深圳引望的股权,进一步与华为深度绑定,但这并不能完全抵消华为资源分散带来的影响。
只有自身的技术和品牌上去了,才能真正守住身位。
问界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残酷的突围之战。它的好日子还在不在,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瓦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