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方杨絮纷飞,南方木棉飘絮,过敏性鼻炎患者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战斗季”。我国约2.4亿人饱受过敏困扰,但南北差异显著:北方人苦熬“春季集中暴击”,南方人面临“全年花粉游击战”。如何科学抵御“南北差异过敏”?专家支招破解难题。
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林清清
北方杨絮纷飞,南方木棉飘絮,过敏性鼻炎患者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战斗季”。我国约2.4亿人饱受过敏困扰,但南北差异显著:北方人苦熬“春季集中暴击”,南方人面临“全年花粉游击战”。如何科学抵御“南北差异过敏”?专家支招破解难题。
突然暴击or全年无休?气候与植物的合谋
近日,北方以为有了沙尘暴,其实则是圆柏暴花粉,北方干燥少雨,春季杨树、柏树、桦树等树木花粉随风扩散,形成“花粉风暴”,过敏季集中在3-5月。大风天气下,花粉传播范围可达数十公里,甚至无植被地区也可能“中招”。不少居民不得不戴上口罩,以避免出现花粉过敏的症状。据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表示,北京春季的主要致敏花粉种类包括榆科、柏科、杨柳科等。
据一项2018-2022年度的多中心调查数据显示,花粉过敏的患病率在北方地区显著高于南方地区。华北地区(如北京)患病率为28.5%,西北地区(如内蒙古)为25.9%,西南地区(如云南)为24.1%,华南地区(如广东)为12.3%。
在南方温暖湿润,尤其是广东季节模糊,尘螨花粉“全年无休”,不少植物几乎全年散播花粉,叠加尘螨、霉菌滋生,过敏原呈现“混合攻击”模式。不少患者甚至冬季也会因温差诱发症状,堪称“过敏无淡季”。
阻击战or持久战?南北防护有重点
“北方过敏像‘急性子’,来势猛但时间短;南方更像‘慢性子’,症状轻但拖得久。”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邱前辉教授表示,出现这种情况与植被类型、温湿度密切相关,防护需“因地制宜”。
对于北方而言,关键是防住“关键30天”,紧盯花粉预报。北方城市多会发布春季花粉指数,浓度高峰日减少外出;同时做好物理隔绝,佩戴密封性好的防护口罩、护目镜,回家后及时冲洗鼻腔;每日10-17点花粉飘散高峰紧闭门窗,使用新风系统过滤。
对南方而言,要想打赢“持久战”,要持续关注天气湿度变化。在4月份梅雨季加强除湿防霉,空调滤网每月清洗。邱前辉教授提醒,在南方要双重防护:外出既要防花粉,也要防尘螨,衣物避免室外晾晒。
鼻子不适勿自行购药
当过敏性鼻炎发生时,不少人喜欢自行购药缓解症状。但鼻炎绝不是“小毛病”,未经规范治疗的过敏性鼻炎可能引发睡眠障碍、情绪焦虑等并发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显著影响。
邱前辉特别提醒,无论南北,只要出现持续喷嚏、眼痒鼻塞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过敏原检测,早诊断、早干预,才能避免轻症拖成重症。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