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一运动就气喘不已,一活动就疲惫不堪,时常胸闷、心悸,爬楼梯时特别吃力,常因长期缺氧导致嘴唇发蓝泛紫,他们就是被称为“蓝唇族”的肺动脉高压患者。
转自:天津日报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一运动就气喘不已,一活动就疲惫不堪,时常胸闷、心悸,爬楼梯时特别吃力,常因长期缺氧导致嘴唇发蓝泛紫,他们就是被称为“蓝唇族”的肺动脉高压患者。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靶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特别是我国原创的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肺动脉高压治疗格局的改变,为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指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既可来源于肺血管自身的病变,也可继发于其他心、肺或系统性疾病等。正常人肺动脉平均压力为14±3mmHg,正常上限约为20mmHg。当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检查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20 mmHg时,就提示患有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有如下表现:呼吸困难,最早出现也最常见;疲劳、乏力、运动耐量减低或可导致晕厥;心绞痛或胸痛;咯血;声音嘶哑;右心衰的症状,包括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上腹胀痛,双下肢、会阴、腰骶部水肿,胸腹水,口唇、指尖、耳廓发绀、神经系统症状等。
依据病理表现、血流动力学特征以及临床诊治策略,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肺动脉高压分为五大类: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缺氧和/或肺部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动脉栓塞性和/或其他肺动脉阻塞性病变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多种机制或不明机制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不同病因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治疗方案不同。
目前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案包括:靶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一般支持治疗等。
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是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针对动脉型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可以有效减轻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包括介入封堵手术、肺移植手术等。手术治疗的疗效因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而异。
一般支持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需要进行吸氧、增加锻炼、预防感冒等辅助治疗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
近年来,随着对肺动脉高压相关机制的深入探索,发现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该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愈发突显,肺动脉高压治疗策略也不断得到更新,由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团队研发的、我国原创的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artery denervation,PADN)成功开展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出其良好的疗效及广阔的前景。近日,天津康汇医院也成功为一名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了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
患者为64岁女性,确诊“肺动脉高压”6年余,活动后心慌、胸闷,时有气短,夜间尤其明显,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长期服用药物,肺动脉压有所改善,但活动后仍感胸闷不适。最近,患者再次出现心慌、胸闷症状,到天津康汇医院就诊,经全面检查,符合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指征。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天津康汇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对患者实施了手术。先行右心导管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肺动脉收缩压高达50mmHg,平均肺动脉压为30mmHg。随后手术团队根据患者的解剖学特征,精准定位消融部位,再送入专门的消融导管,调整导管精准贴靠于消融部位,通过电极对“黄金消融靶点”实施精准消融。术后即刻,肺动脉收缩压降至40mmHg,平均肺动脉压降至26mmHg。这一改善标志着PADN手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手术全程不到1小时,且无血管穿孔、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
专家介绍,患者肺动脉里,部分交感神经“过度活跃”。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是一种介入微创的手段,利用特定的导管“点对点”地将射频能量传递到肺动脉外膜的交感神经,针对性选择、抑制这些“靶点”活性,从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心排出量、降低肺动脉压力、抑制肺动脉病理性重构,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和心脏功能。通过手术,不仅可以减少患者服用药物的种类、剂量,节省使用靶向药昂贵的医疗费用,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专家提醒,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原因非常复杂。除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外,很多疾病,如肺血栓栓塞、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病、肝硬化、先天性心脏病等,都可并发肺动脉高压。专家建议,患有以上这些疾病的患者都是肺动脉高压的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有无肺动脉高压。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准确地估计肺动脉收缩压。如筛查结果有异常或出现症状,医生会要求患者行右心导管检查。如果是高危人群,特别是患有基础性疾病者,应积极控制、治疗原发病,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此外,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慎用减肥药,降低患病风险。
文 张毅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