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上,我如同木雕般呆滞,课后,我却像疯了一样在外面四处乱窜。作业就像定时炸弹,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成绩也是一波三折,就像是坐上了过山车。
曾经,我也是那个在初三前,眼神涣散、心不在焉的学生。
课堂上,我如同木雕般呆滞,课后,我却像疯了一样在外面四处乱窜。作业就像定时炸弹,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成绩也是一波三折,就像是坐上了过山车。
直到有一天,我的班主任站在讲台上,眼里红红的,拍着桌子怒吼:“你再这样下去,连普高的门槛都摸不着!”那一声怒吼,仿佛一记警钟,把我从无知的梦中猛地震醒。
回想起那些年,虽然我看起来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却也有一种微妙的自我安慰。总觉得反正学不好,天赋不行,或者父母总会为我兜底。
这些“温暖的借口”像慢性毒药一样悄悄侵蚀着我的未来,让我觉得自己不需要拼搏,反正人生总能有捷径。但是,人生从不等待任何人,社会也从不对任何懒散的人宽容。
直到最后,我才意识到,初三的这最后一搏,不是为了成绩多么耀眼,而是为了未来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那么,如何在初三实现逆袭呢?我不想告诉你空泛的“励志鸡汤”,我只想和你谈谈实际的干货。逆袭,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改变。接下来,让我们一步步分析,如何摆脱这种“梦游模式”,迎接属于自己的逆袭。
逆袭的第一步:摆正心态,打破自我安慰
你可能经常感到“时间不够”,经常在心里默念:“再休息一会儿,做完这道题就开始努力。”然而,这个“再休息一会儿”的循环却让你陷入了死循环。
你以为自己是在休息,实际上,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离最后的目标越来越远。就像那个说自己“没时间”的同学,游戏玩得津津有味,却对书本上的知识视而不见。
你是否也曾在“刷短视频”中度过数个小时,最终懊悔没有抓住那段“宝贵时间”?
而我身边也有一个例子,我的表弟,每次坐下学习不到十分钟,就开始各种“分心”,削铅笔、整理橡皮,表情一副“这也太难了”的样子,嘴里不停抱怨:“怎么这么难啊!”我问他:“你到底学了多久?”
他愣了一下,回答:“我还没开始,我只是感受一下。”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什么叫“感受一下”?
事实上,成绩差并不是因为“时间不够”,而是因为你没有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你“浪费”了时间,却又抱怨时间不够,这样的心态注定只能让你在原地踏步,永远不能迎来真正的突破。
逆袭的第二步:找到正确的方法
当你摆正了心态,开始投入学习时,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去提升,才是接下来的关键。尤其是在初三,时间紧迫,必须采取高效的方法来面对各门学科。
1.化学:背!啃!重复!
化学,其实就是“理科中的文科”,你可以不懂原理,但只要能背下来,考试基本不成问题。初三的化学,几乎全靠记忆。
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常见现象等,能背就背,能默就默。记得我有一位同学,平时不怎么重视背诵,但在考试中被一道填空题难住了:“加热高锰酸钾的现象是?”他竟然写了:“锅冒烟了。”
你说,如果他能把这些基本的化学知识背熟,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2.物理:力学不好,电学也没事!
很多同学一听到“力学”就头疼,觉得自己初二学得一团糟,到了初三就彻底放弃。但物理是章节式学习的,电学与力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如果力学没有学好,也不妨碍你在电学部分重新起步。记得我有个同学,在做电学题时算出来的灯泡功率是10000瓦,解释时他说:“可能是太阳灯吧。”你看,物理是科学,不是玄学,别用想象力来填空。
3.英语和数学:决定生死的两科!
这两门学科,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生死攸关。英语,如果单词不背,阅读就是天书;数学,如果不刷题,考试简直像是碰运气。曾经我有个同学,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看到一句话:“He hesitated for a moment before entering the room.”他不认识“hesitated”,就把它翻译成:“他开心地冲进了房间。”
你说,单词不背,阅读理解怎么可能靠得住?
在数学上,我曾见过一个同学,每次考试前都信誓旦旦:“这次我一定好好学!”结果一拿到试卷,他直接写下:“解:设x=1,代入可得……”
你敢信吗?数学不刷题,就是裸奔进考场。
逆袭的第三步:从每天多学一点开始
逆袭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而是每天的积累。
当你每天坚持做一点改变时,日积月累,你就会超越那些自满不思进取的人。就像那种每天少看20分钟短视频,早睡,背10个单词,做5道题的人,最终会收获不一样的成果。
记得当时,我也曾因为懒散和拖延而苦恼不已,但当我每天坚持做一点点改变时,我发现自己逐渐能集中精力,做事也变得高效了。
最终,我不再被时间逼迫,而是能从容应对挑战。
成功,永远不会是靠运气,也不会是靠某个瞬间的爆发。真正的成功是靠一天天的积累,一点点的坚持。
而你,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这个挑战了?
来源:小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