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日记中的抗战胜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8 08:00 3

摘要:1945年8月10日,日本外务省向美、中、英、苏四国发出乞降照会,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当时很多中国人在日记中或在之后的回忆录中记录了这一历史大事。现选编其中部分内容,回望那个激动人心的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0日,日本外务省向美、中、英、苏四国发出乞降照会,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当时很多中国人在日记中或在之后的回忆录中记录了这一历史大事。现选编其中部分内容,回望那个激动人心的胜利时刻:

民主人士黄炎培在1945年8月10日的日记写道:8月10日,夜八时,喧传日本乃真投降,一时远近欢呼,爆竹之声迸发。是夜辗转不能成寐。自七七以来,八年又卅三天。自九一八以来,十四年不足卅八天,中间残杀我国同胞。此数年更残杀我盟国同胞,不知多多少少。天网恢恢,元恶终归殄灭,而死者岂可复生。以我一人论,十四年来之努力,徒为抗敌救国耳。今日者故妻何在?长子何在?读少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感不绝心。忽然想起刘湛恩,忽然想起张在森,以此终夜不能自制。刘湛恩、张在森何止千万。

爱国诗人柳亚子作成《八月十日夜电传倭寇乞降,十二日补赋一首》:

殷雷爆竹沸渝城,长夜居然曙色明。

负重农工嗟力竭,贪天奸幸侈功成。

横流举世吾滋恨,义战能持国倘荣。

翘首东南新捷报,江淮子弟盼收京。

抗日将领张治中在回忆录中写道,“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到重庆,全市为之轰动,大家都在热烈地庆祝胜利,但是我却一个人闷在家里。不错,抗战算是胜利了,但是国内问题仍然是危机四伏,一触即发,不能不使人有忧虑之感。”

历史学家顾颉刚在日记中说:“今晚坐院中,听四面爆竹声,昨日苏联宣战尚未有此……必日本投降也。继而大明工厂之汽笛声作,附近某工厂应之。继而探照灯发光,市街喧声大作……叔棣来,谓见号外,知日本今日下午四时三十分向盟国宣布投降,惟请求保留天皇,此八年又一个月之战事遂告结束。阖家狂欢,明日添菜庆祝。”

中国现代西洋文学家吴宓在日记中写道:“约9:00喧传日本已无条件投降。全市欣动,到处闻爆竹及大炮声。文庙燕大诸生,亦竞撞钟、燃爆竹,并喧呼歌唱,至半夜始息。宓遂失眠。”

气象学家竺可桢时在遵义,他在日记中写道:“[遵义]晴,日本投降,大战终结。今日下午六点,日本正式向盟国依波茨坦三国公告作无条件投降,晚十点消息到遵义,新、旧城各鸣炮十响,满街爆竹,至子夜不绝。”

历史家郭沫若在《苏联纪行》中写道:“喝了不少酒,已经是半醉时分了,一位年老的侍者走来报告:‘无线电广播,日本人无条件投降!’好快·出乎意外的快·干杯,干杯,不断的干杯,自己完全失掉了意识。” (高昂 辑)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