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啥宇文护上位之后会如此急切地加快了改朝换代的脚步呢?因为不这么干,他的身份很尴尬。他是受命辅佐宇文觉的,说出去不大和谐。打个比方,诸葛亮去世的时候,嘱托蒋琬等人辅佐的不是刘禅,而是他的儿子诸葛瞻,蒋琬等人尴尬不?辅臣是要直接对皇帝的。
557年正月,宇文泰死后两个月,北周建立。
为啥宇文护上位之后会如此急切地加快了改朝换代的脚步呢?因为不这么干,他的身份很尴尬。他是受命辅佐宇文觉的,说出去不大和谐。打个比方,诸葛亮去世的时候,嘱托蒋琬等人辅佐的不是刘禅,而是他的儿子诸葛瞻,蒋琬等人尴尬不?辅臣是要直接对皇帝的。
但是,之前宇文泰立宇文觉为世子的时候,很多大佬就不愿意表态支持,是李远那个憨货拔刀说“即便是独孤信不同意,他也要杀之”才逼得大家都表态没意见的。但李远随后便找独孤信道歉去了,说自己这是逼不得已。憨货,这事还能两头讨好吗?也就是说,北周的内部分歧其实很大。
果不其然,在宇文觉当上皇帝的第二个月,赵贵、独孤信两位顶级大佬便谋反了。
独孤信谋反可以理解,毕竟宇文泰一辈子防贼一样防着他,他心里不爽,再说宇文泰的大儿子宇文毓是他的大女婿,把宇文觉干掉,让他的女婿登基,他可以利益最大化。
可是,赵贵当年是在贺拔岳死后坚决拥护宇文泰上位的铁杆,他咋就突然要反宇文家了呢?原来他是觉得自己资历老、辈分高,不满意由宇文护这个小辈执政。
赵贵直接谋划要干掉宇文护,但是被独孤信制止了。
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赵贵和独孤信之间的水平高低。当初宇文护上位的时候,八柱国中最老资历的老大哥于谨都那样发话了,你咋能直接翻脸呢?你这是欺负人家宇文家没人呗!六大柱国中,宇文泰有两大铁杆柱国,一个李弼时年64岁,一个于谨时年65岁,此时李虎已死、侯莫陈崇还年轻,你急啥呢?再等等又如何呢?怕自己活不过李弼和于谨?事实上李弼只有9个月阳寿了,而且李弼在宇文护的上位中并没有任何表态,比他们都小的侯莫陈崇并没有动静。你赵贵摸清情况,跟时间老人做朋友,不香吗?
赵贵没听独孤信的,他的仓促政变被被宇文盛和宇文丘兄弟俩告发了。
这兄弟俩并非武川集团,其曾祖、祖、父三代都是沃野镇军主。宇文丘此时是辅国将军、大都督,大概率是赵贵的军事干部,而他哥哥宇文盛此时虽然出外为盐州刺史(治所在今定边县),但是宇文盛起家时是宇文泰的帐内将。大概率是赵贵没把宇文丘当外人,而这两兄弟则是真把自己当宇文家的人了,于是宇文丘把消息传给他哥宇文盛,宇文盛直接从盐州赶回长安找到了宇文护告密。
二月十八,赵贵上朝,宇文护把他抓起来杀了,然后罢了独孤信的官。
这里有个细节值得大家注意,赵贵为什么当场被杀了呢?而独孤信这位爷仅仅被罢官?说明独孤信的党羽势力真的大到一定程度了。即便如此,挠头的宇文护还是在一个月后逼独孤信自杀了。
但是有用吗?宇文护你其实要问一问你叔叔宇文泰,为什么一辈子不杀独孤信?因为像独孤信这种大牛,你简单粗暴地杀了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的早已到处开枝散叶了。他的七姑爷杨坚为什么对他的其闺女独孤伽罗怕得要死?还并称“二圣”!没有独孤信的政治遗产,他真的当不了皇帝。比如杨坚这辈子最重要的帮手高颎,其父亲高宾就是独孤信的僚佐。还有很多韦孝宽也是看在老领导的面子上,帮领导姑爷一把的……
一见宇文护一上来就干掉两大柱国,这么猛?很多人便开始担心宇文护会砸了自己的饭碗,司会李植(拥护宇文觉的急先锋李远的儿子)和军司马孙恒于是秘密让小团体乙弗凤、张光洛、贺拔提、元进等游说小皇帝宇文觉道:宇文护自诛赵贵以来威权日盛,谋臣宿将争往附之,大小政事皆决于宇文护,以臣观之,将不守臣节,愿早图之。
时年16岁的宇文觉正是荷尔蒙激素分泌旺盛的年龄,感觉同志们说得对,我要自己当家做主。
乙弗凤等又说道:以先王之圣明,犹委李植、孙恒以朝政,现在您要是靠他们当左右手何愁不能亲政!况且宇文护常说我今辅陛下乃行周公之事,当年周公摄政七年,以您这英明神武,咱能等他七年吗!
反正不是吹,挑拨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难事!因为他们不管多么聪明,但阅历和见识就摆在那里,还撩不动他们?他们有什么辨别力和定力?一个董宇辉就足以让无数青少年奋不顾身地投身直播行业,这就是真实而又残酷的现实。有时候,我们这种大几十岁的人,真的要学会教孩子们学点好,这才是最朴素的人性之善。
感觉小宇宙要爆发了的宇文觉便开始秘密训练武士,准备跟后世的康熙搞隔空对话,小玄烨,看哥给你示范是怎么“擒鳌拜”的。
宇文护随后听说了这事,出李植为梁州刺史,孙恒为潼州刺史,都给打发出去了。得亏是这个时候的宇文护,要是再过几年,自我感觉再好点,宇文护估计会直接大开杀戒了。
随后,非常不成熟的宇文觉三天两头就找他堂哥宇文护闹,我想李植那帮亲密伙伴了,你赶紧给我把他们弄回来。尽管你是哥我是弟,但我是君你是臣,我可不怕你。
宇文护把话挑明了道:天下至亲不过兄弟!兄弟间不互相信任难道要信外人吗!太祖以陛下年龄尚小顾命托臣以后事,您要喊回来的那帮都是坏人啊!
情到深处,宇文护还相当憋屈地哭了很久。老弟,你一点都不理解哥哥呀!
宇文觉继续任性地闹,我不管那么多,你赶紧把李植等给我弄回来。
从这也可以看出,宇文觉这孩子确实过于任性了。权利游戏之中,容得了你这么任性吗?你可以不信任你堂哥宇文护,但你不能为了一帮外人跟宇文护这么对着干呀,现在大权都掌握在宇文护手里,兔子急了还咬人,要是宇文护觉得扶持你是在养虎为患,就是要废了你,你又能如何呢?
生于542年的宇文觉,像极了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没有见识过祖辈、父辈那种艰苦岁月,总觉得自己生来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命,迟早会被毒打的。比如现在的王思聪都比前些年低调许多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现在知道生活的艰难了。
宇文觉连装都懒得装一下,他的同党便恐惧地要先下手为强了,但其中有一个叫张光洛的人觉得跟宇文护作对没好处,便主动当了叛徒。
得知消息的宇文护召柱国贺兰祥(宇文泰外甥)和小司马尉迟纲(宇文泰外甥)将这事摊开说了。你两个娘家老表作个证,不是我不想真心辅佐宇文觉,而是他根本容不下我,出啥事你们要理解。跟抓住老婆出轨,先跟大舅哥、小舅哥协商处理,是一个意思。
这仨最后决定还是把宇文觉这小子给废了。宇文护于是遣总领禁兵的尉迟纲入宫召乙弗凤等议事,等这帮出了宫就都扣宇文护那了,随后罢散小皇帝的宿卫兵,遣贺兰祥把小皇帝幽于旧邸。
随后,宇文护召集群臣,说宇文觉这小子不上道,自己要改立皇帝,要大家发表意见。
群臣纷纷表示,这是你们家的家事,你们家内部决定就行了。
宇文觉就此被废,同党全部被杀,主角李植和他爹李远都被从外镇喊了回来。因为李远是宇文泰的心腹,宇文护打算给他个面子,便让他自行把儿子李植给处理掉。其实谋逆大罪,宇文护这么处理确实是给李远面子了。
但是,李远回去之后,李植死不承认。逼得李远第二天又带着他来找宇文护,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这下可彻底把宇文护给激怒了,给你机会你还以为是我陷害你?直接把宇文觉给拉过来对质,李植无话可说。宇文护于是杀了李植,并逼李远自杀,李植弟李叔谐、李叔谦、李叔让全部被诛连,李远弟李穆被免官。
李远一门被连根拔起,李远死后可曾想得通?自己当初不惜对独孤信朝堂拔剑拥立的宇文觉就是一个这么不懂事的玩意,为之搭上一家人的性命,值吗?
一个多月后,宇文护杀了宇文觉。
宇文护辅政后接连杀了赵贵、独孤信、李远乃至小皇帝宇文觉,也算是暴力夯实了自己的威望。
但是吧,宇文护的政治天赋还是不高。急急忙忙打掉宇文觉没问题,因为这孩子已经露出杀意了,再加上他是宇文泰的嫡长子,政治号召力太大了,所有对你宇文护不满的势力都可能暗中倒向他,到时候反杀你不是难事。关键是,你不能直接杀掉他呀,而应该安排他“意外死亡”嘛。你直接废杀他,说明你不认可他的政治合法性,你就没办法扶持他的小儿子当傀儡皇帝了。你若是让他意外死亡了,让他儿子继位就名正言顺了。事实上,宇文觉有一个刚刚出生的儿子宇文康,多好牌被宇文护浪费了。
宇文护这么一疏忽,最后只能改立宇文泰的长子、独孤信的姑爷,时年24岁的宇文毓为帝。因为宇文泰就宇文觉这么一个嫡子,怎么轮也得是宇文毓上位了。可是,宇文毓都24岁了,你宇文护还怎么辅政呢?
宇文毓上位之后,这孩子不知道咋想的,他弟弟被杀的教训是一点都没汲取到。你已经20多岁了,要亲政自然是没毛病。但是这种事情,得你情我愿才行,结婚了就不能告你强奸了吗?你得先忍着,给宇文护制造舆论压力,逼得他把权力往外吐,你几个啥呢?逼着宇文护找茬把你也杀了吗?
558年正月,上位了仅仅两个多月后的宇文毓在刚刚封了宇文护为太师后就马上立了独孤信的长女做王后。
独孤信是被宇文护给逼死的,你立他的女儿为后,让宇文护咋想呢?你稍微聪明点,就不要提这事嘛!甚至宇文护主动提,你都得能拖就拖呀!
三个多月后,独孤后离奇病逝。为什么没有让独孤后立即就意外死亡呢?后面会解释的!
宇文毓这小子也是稀里糊涂的,压根就没想这事为啥这么凑巧。又过了大半年,559年正月,宇文护上表归政,随后宇文毓居然同意了,开始亲理政务。你刚立独孤信的女儿为后,她三个月后就病死了,这事跟宇文护有没有关系呢?现在宇文护请求归政,你连推辞都不推辞一下,你的心是真大呀!
实际上,宇文护牢牢掌控着君权,静静地在等待着弄死宇文毓的机会。你小子比那个弟弟好不到哪里去!
宇文护在等什么呢?等宇文毓的儿子出生,之前那次出手太急了,没法把宇文觉的儿子宇文康弄上位,这次要总结经验教训,要等宇文毓把儿子生够,自己有的备选项。
这年八月十四日,宇文毓以称天王不足以威天下,改称皇帝,追尊父宇文泰为文皇帝,大赦天下,年号“武成”。给自己升级,就能让自己威风吗?难道不会给自己惹祸吗?
随着宇文毓先后生下三个儿子,560年四月,宇文护派自己早就埋下的棋子膳部中大夫李安下毒害死了宇文毓。看到没有,比上次聪明多了不?毒死你,然后立你一岁的儿子为帝,我又可以继续辅政了。
现在知道独孤信的长女为什么死在三个月后了吗?知道宇文毓为什么要等这两年时间了吗?咱得等你多生几个儿子,毕竟每个儿子都夭折的概率不大,立个小皇帝能保我吃个20年。但这孩子指定是不能从独孤王后的肚子里出来,这家伙要是将来成为独孤信旧部的小主人,那就完犊子了。所以独孤信死于三个月后,大概率是被发现怀孕了,所以就“病”死了。
但是,让宇文护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宇文毓中毒后没有立即死去,还特别理智清醒,他强撑一口气口授遗诏五百馀字并最终立了接班人:朕子年幼,未堪当国,鲁公(宇文邕)是我好兄弟,宽仁大度,海内共闻,弘我周家必此子也!
宇文护,你个王八蛋,老子宁可自己的儿子不当皇帝,也不如你的愿。我这么多兄弟,现在前三个都死了,咱让老四继续跟你耗。看耗不死你这个老混蛋,四弟,奥力给,咱家靠你了。
被宇文毓临终指定为接班人的老四宇文邕时年18岁,比老三宇文觉小一岁。但是,这孩子比他两个哥哥(他二哥早死了)心智成熟得多。宇文毓亲政这两年,所有的朝廷大事多与这兄弟商量,但这孩子城府极深,不问他从来不说,但只要开口就永远都能说到点上。
短短三年时间,算上西魏末代皇帝元廓,宇文护废二帝杀三帝,排面拉满,威风至极。但是他也是凭实力把自己搞到被皇帝永久性猜忌的黑名单了,你这样的宗室权臣,谁敢相信呢?宇文家后面宗室势力不被信任,进而被外臣篡夺了江山,根源其实就在宇文护这里。
561年正月初一,北周改换年号为“保定”(瞧瞧这小名取得,这是大喇叭广播对宇文护的肯定呀),然后任大冢宰宇文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命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五府全部隶属于天官府,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先汇报给宇文护。
不久宇文邕又表示宇文护功德太大了,堪比周公再世!命宇文护可以在自家祭祀老祖先宇文肱(皇帝才有待遇哈)。
563年正月,侯莫陈崇跟宇文邕巡视原州,宇文邕突然夜里回长安。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最年轻的柱国大将军侯莫陈崇很不成熟地跟亲信说:我听算命的说宇文护今年不吉利,皇帝突然回长安,估计是宇文护要出问题了。
人多嘴杂,侯莫陈崇这话被人给传出去了。气得宇文毓在大德殿召集百官公开责骂侯莫陈崇妖言惑众。你小子是想我跟我两个哥哥一样吗?当夜,宇文护派兵围了侯莫陈崇家,侯莫陈崇这个万人敌自杀保全家平安。
侯莫陈崇死后,宇文邕下诏:大冢宰晋国公是我的兄长!是百官之首!今后所有诏诰及百司文书不得再称晋国公的名字!
看看这个21岁的小伙,比他两个哥哥是不是成熟太多了?我不是没有情绪,不是不想反抗,但我要看我付出的代价是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弱敌强,就是要边耗边寻求机会……愤怒和冲动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宇文泰的后代,其实比他一生之敌高欢的后代,普遍质量是要高很多的。下一篇,咱们又将把镜头对准东边的老高家了,看看什么叫真正的禽兽王朝。
来源:老易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