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之前《如何读书》系列文章当中,我曾多次写到有关“如何选择图书来阅读”的话题,写这个主题的文章多,主要还是我在思考有关图书选择的问题,每天都会有新的书籍出现在我的眼前,制定一个“好的”选择标准对于阅读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之前《如何读书》系列文章当中,我曾多次写到有关“如何选择图书来阅读”的话题,写这个主题的文章多,主要还是我在思考有关图书选择的问题,每天都会有新的书籍出现在我的眼前,制定一个“好的”选择标准对于阅读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前的我,总是觉得在选择书籍方面主要就是“有用”与“休闲”两个原因,这段时间以来,结合着我对电影、剧集的理解,我认为读书其实还是可以有一些“附庸风雅”的行为的,当然,附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附庸”,而是为了“风雅”。
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观看各种主流剧集,最“古老的理由”,是当初我认为通过观看剧集学习英语是个非常好的方法。而随着观看剧集数量的增加,我发现除了可以进行语言学习之外,看这些剧集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可以让我不至于与这个时代脱节、可以让我知道如今的年轻人在关注着怎样的文化,延伸到图书阅读,我认为的“附庸风雅”,实际上是要把自己的阅读与“时尚文化”结合起来,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大脑不会“未衰先老”。
“因为流行而去读某本书”——听上去多少显得有些“有趣”,但是这绝对是一种增加阅读量的好方法。举例来说,在电视热播《射雕英雄传》的时候,去读一读金庸的原著一方面有助于了解故事的背景,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一些与周围人的谈资;再比如说电影院正在放《哪吒之魔童闹海》,或许这个时候可以找《封神演义》来读一读,哪怕读的只是有关“哪吒”的片段,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又或者关注一下哪位作家得了什么大奖,因为媒体的热捧而作品翻红,去读一读获奖作品,思考一下这样的作品与作者为什么获奖;还有那些畅销书榜单,为什么热卖的是那些书,这些书为什么会让人愿意付费购买……?
阅读,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来自古老的传统文化的行为,坚持阅读,会让我们了解、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时尚,似乎有些“不够传统”,但是我们毕竟是“活在当下”的,如果不能与时尚接轨,被淘汰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从更积极的一面来理解:时尚文化,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当中那些延续下来且愿意被新生代人群接受、并与当下文明、科技接轨的社会表现。
我认为有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叫作“学者溺于所闻”,说的就是我们的大脑总是会因为我们所知道的那些东西而产生“定见”,这些固化的定见会让我们把一切新的、不能理解的现象都试图用我们所知道的逻辑、知识……去描述、理解。阅读且读不同学科分类的书籍,本来就是为了改变我们大脑的逻辑体系,让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可能性,而根据“时尚文化”去阅读,同样也是扩大我们“接触面”的一种方法。
我一直觉得“尝试着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可以锻炼我的耐心与毅力,读书也是如此,去读一些并不属于自己“有用”、“有兴趣”的学科分类的书籍,对于改变我们大脑的思维方式其实是非常有用的。甚至,我们可以认为这种阅读本身就是一种“锻炼”。
所以,我会关注各种图书排行榜,会关注身边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的人最近在读什么书,换位思考或许很难做到,但是“换位读书”,应该没有那么难吧!
来源:重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