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宁兄的《白马湖散文精选》作序,这是我的荣幸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8:05 1

摘要:在上虞的许多的乡贤中,有两位后来成了我的忘年之交。一是谢晋,二是夏弘宁。弘宁老是我的崧厦同乡,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夏丏尊先生的长房长孙,上海解放后长期在金融界工作,历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政治部副主任、副行长,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上海银行学校校长等职

谢晋回母校

在上虞的许多的乡贤中,有两位后来成了我的忘年之交。一是谢晋,二是夏弘宁。弘宁老是我的崧厦同乡,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夏丏尊先生的长房长孙,上海解放后长期在金融界工作,历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政治部副主任、副行长,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上海银行学校校长等职。离休后致力于搜集爷爷夏丏尊生平史料。在我们相识相交相知的十多年中,我们一起合作出版了《夏丏尊散文译文精选》、《夏丏尊纪念文集》(二卷)、《夏丏尊年谱》等多部。《白马湖散文精选》便是其中之一。

文集成稿后,弘宁老想请他的春晖老校友谢晋作序,委托我向谢晋转达他的意愿。谢晋闻之,欣然允诺。他说:16岁那年,我从上海回到故乡,被父亲谢春溥送进了有“北有南开,南有春晖”誉称的春晖中学,就读时间不长,却是我人生中最愉快的一段时光,我和同学们接受着“与时俱进”和“爱的教育”。

他说:白马湖畔是一块令我难以忘怀的地方。我在母校受到的艺术熏陶,回想起来,历历在目,这与我以后走上艺术之路是分不开的。弘宁兄是我在抗战时期春晖中学读书时的老校友,解放后又同在上海工作。春晖70周年校庆时,我和他一起牵头成立″春晖中学上海校友会″。我在春晖只读了一年多时间书,弘宁兄一直读到初中毕业,他的家(夏丏尊在春晖任教时所建的″平屋″)就在白马湖边,他对白马湖是一往深情。弘宁兄离休后,不遗余力搜集白马湖资料,如今又编成《白马湖散文精选》,对宣传母校可谓功不可没,能为弘宁兄的这本书作序,这是我的荣幸!

2008年4月19日母校春晖中学上海校友会成立时谢晋(前排右四)夏弘宁(夏弘宁左五)与校友合影

今录该序如下,以飨读者:

序言

今年是我的母校上虞春晖中学建校80周年,上虞市文联决定出版一套《白马湖作家群文丛》以示纪念,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这套丛书中,有一本分册是我的老校友、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夏丏尊先生的长孙弘宁兄主编的《白马湖散文随笔精选》。弘宁兄和我一样,对自己的母校春晖中学一往深情。他生于白马湖畔,长于白马湖畔,求读于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离休后广泛征集有关白马湖的散文名篇,选编成册,很有史料价值,值得一读。

“这是一个阴天,山的容光,被云雾遮了一半,仿佛淡妆的姑娘。但三面映照起来,也就青得可以了,映在湖里,白马湖里,接着水光,却别有一番妙景……”这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春晖的一月》中所描绘的白马湖。白马湖旧名渔浦,位于上虞驿亭镇境内,三面环山,重岫迭谳,碧水如天。滨湖诸水36涧,悉汇于湖,渔村农舍,田园如画。关于“白马湖”之名的来历,一说是为创湖之始,边塘屡崩,百姓以白马祭之,因此得名。另一说是故县令周鹏举出守雁门,志务幽闲,思上虞景物之胜,乘白马以泛舟,全家溺于此,时人以为地仙,故名之。白马湖虽美,但它的名气则主要来自建于湖畔旁的春晖中学。这所学校是由上虞的开明绅士陈春澜资助,我国著名教育家经亨颐于1921年创办的。上世纪20年代,大批著名文人荟萃在白马湖畔,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朱光潜、范寿康、王任叔(巴人)等都在春晖执教。蔡元培、何香凝、俞平伯、吴觉农等曾到校演讲。柳亚子、李叔同、叶圣陶、张大千、黄宾虹、胡愈之等也曾泛舟于白马湖上,白马湖畔成为群贤毕至之地。白马湖畔是一块令我难以忘怀的地方。春晖中学不愧是江南一所名校,始终贯穿着经亨颐先生“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

1937年冬天,我从故乡谢塘坐脚划船到春晖中学念初中,一进校门,传来一阵优美的琴声……那是音乐老师在弹奏贺绿汀先生的“牧童短笛”,它是我成年以后最爱听的曲子。

“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我是唱着李叔同填词谱曲的那首著名的《送别》歌离开春晖中学的。我在春晖受到的艺术薰陶,回想起来,历历在目,这与我以后走上艺术之路是分不开的。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可以说是成绩最为突出的门类,尤其是在“五四”运动以后的第一个十年,达到了群星灿烂的程度,现代散文如雨后春笋般地顶土而出,直面人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散文创作中的一支重要流派——白马湖散文诞生了。白马湖散文的产生与建于白马湖畔旁的春晖中学密不可分,此散文中的主要人物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等,都是春晖中学的名师,而他们创作的散文都有一种共同的或近以风格,它像优美的白马湖湖水一般的质朴平易,清淡自然,隽永纯净。现在,当我读到弘宁兄主编的这部书,深感亲切,越读越感到为在自己的故乡,诞生这么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而自傲。这是弘宁兄为母校校庆奉上的一份厚礼。并可为研究白马湖散文的学者提供一份翔实的史料。

谢 晋

2001年5月18日

来源:十三居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