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堤上的红色宣讲:用故事播撒爱国种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8 00:32 1

摘要:七月骄阳似火,炙烤着益阳的大地。2025年7月1日,我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紧随着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血脉,薪火‘乡’传”实践团的脚步来到了益阳市赫山区八字哨镇的金家堤村——这个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我的行囊里装着党的故事,播撒红色种子的热望

(通讯员:杨苗苗 欧阳璇)七月骄阳似火,炙烤着益阳的大地。2025年7月1日,我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紧随着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血脉,薪火‘乡’传”实践团的脚步来到了益阳市赫山区八字哨镇的金家堤村——这个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我的行囊里装着党的故事,播撒红色种子的热望在心里翻涌,然而一想到自己即将从大学生蜕变为宣讲者,那份紧张便又悄悄爬上心头。

7月1日,我带着备好的知识,踏上那方在脑海里模拟过无数遍的讲台,望着台下二三十张陌生又稚嫩的脸庞,说不紧张,是假的。指尖点开PPT,再抬眼时,心头忽然涌上一阵暖意——孩子们的目光已经从最初对讲台上这位“老师”的好奇,悄悄转变为了对党史故事的热切追求。

可课程刚开个头,我发现,课程总被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好奇心打断——他们接二连三的提问,一个个小脑袋里藏着数不清的为什么。我正讲到欧阳笛渔是金家堤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一个小男孩已经把手举得老高,脸上写满了好奇,脆生生地问:“老师,什么是党支部书记呀?”我简单地做了介绍,正想循着PPT上的内容继续往下讲解,耳边却传来一声追问:“那他为什么能当上党支部书记呢?”我心中悄然漾起一丝窃喜——红色血脉的种子已然在这群初升的太阳中悄悄扎下了根,同时我也感悟到,教育从不是单向的灌输,更像一场双向奔赴,而这场宣讲并非简单的红色知识灌输,而是在耐心引导孩子们去触摸、去了解那些更丰富的过往与认知。同时我也意识到课堂上最要紧的,从不是按部就班走完流程,而是蹲下来接住孩子们的好奇,用倾听回应他们的疑问,让兴趣在互动里慢慢发芽。

“在我心里最伟大的是毛主席!”一声稚嫩却清亮的童声响起,像颗小石子在我心里漾开惊喜的涟漪。我连忙从背包里取出画笔,笑着让孩子们把心中“最伟大的形象”画下来。很快,一张张画纸上便有了模样:有神情庄严的毛主席画像,有迎风飘扬的鲜艳五星红旗……望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握着画笔的小手,还有那些虽稚嫩但格外认真的笔触,我感受到了他们对领袖那份纯粹敬仰。一瞬间,心里涌上股热流——所有的奔波与付出都值了,红色的种子原来早已在这些小小的心田里悄悄扎下了根。

宣讲中的种种都深深触动着我。起初我还担心,这些看似枯燥难懂的知识会让孩子们提不起精神甚至昏昏欲睡。可当我循着历史的脉络一点点铺开先烈们铸造的那波澜壮阔的历史时,眼前的画面却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孩子悄悄用衣袖擦拭眼角的泪水,有的眼神坚定仿佛已然在心中埋下传承信仰的种子,更有稚嫩的声音陡然响起:“他们是英雄,我们要向英雄学习!”

直到宣讲的最后一天,我才恍然醒悟:这次旅程带给我的,远不止一次实践经历那么简单,更是一次真正触碰到教育本质的深刻体验。临别时,那个原本拘谨内向的孩子低着头向我走来,轻轻扯住我的衣角,小声地问我:“什么时候还能再来?大家都很喜欢听你们讲的故事呢。”我也清晰地看到曾经总爱交头接耳的小家伙是如何一点点的对课堂感兴趣,变成课堂上认真听讲、踊跃回答的孩子。我本以为离别时自己会平静无波,可当目光扫过那些从陌生到熟悉的脸庞,望见孩子们眼中藏不住的不舍时,才真切感受到:我们早已在彼此的记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场短暂的三下乡实践,像一颗流星匆匆划过夏夜的天空,明明只是数日,却在记忆力留下了格外璀璨的光痕。原来三下乡的意义从不在“讲完”,而在于看见孩子们眼里亮起的光——那光里有好奇,有敬佩,更有悄悄埋下的种子。当他们追着问“什么是党支部书记”“革命者会怕吗”,才忽然懂得:这些带着稚气的追问,让红色故事有了温度。而在这片红色文化浸润的沃土上最动人的莫过于我真切地看到了红色的基因正顺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眸、稚嫩的话语悄悄延续,静静传承。我们走了,但红色种子会在金家堤的泥土里茁壮成长。

来源:薪火青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