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砀山梨园、皇藏峪,虞姬文化公园,刘老二烧鸡,隋唐大运河、大泽乡起义遗址 新汴河景区等
建议创作景点:
砀山梨园、皇藏峪,虞姬文化公园,刘老二烧鸡,隋唐大运河、大泽乡起义遗址 新汴河景区等
截稿时间:4月8日
梨花胜雪 历史如歌
——九州诗人宿州行记
春日的皖北,阳光如碎金般洒落,将宿州大地镀上一层温润的光晕。承蒙安徽宿州楹联诗词学会会长许东良先生盛情邀约,3月27日14:00--15:30,由何其三女史主持,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杨逸明先生、副会长张存寿先生、何江先生坐客《小楼趣谈》栏目首期直播。16:00时,由许东良先生主持的“九州诗人宿州行”采风活动启动仪式正式开始,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存寿先生在启动仪式上提到,他受周文彰会长委托,谨代表中华诗词学会,向这次活动的主办单位:宿州市文学界联合会、宿州市楹联诗词学会、《小楼听雨》诗词平台,以及为这次活动付出辛劳的同仁们、工作人员、志愿者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敬意!并表扬了《小楼听雨》诗词平台作为中华诗词学会连续两年推崇的“活跃诗词公众号”、“优秀自媒体公众号”,多年来,甘作中华诗词大花园“红栏干上两三枝”,聚九州诗友,搭文旅之桥,推精品力作。
阳春三月末的28日至30日,《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联合安徽省诗词学会,集结六十余位诗人,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跋涉。在皖北大地的褶皱里,他们循着梨花清影探访古刹幽深,触摸运河沧桑;在垓下故垒间遥想英雄铁甲,于虞姬冢畔追思红袖遗香。当诗心邂逅符离烧鸡的酥香,当墨痕浸染埇桥古道的苍苔,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终在千年文脉的枝头绽放出簇新的花蕾。诗囊渐满,笑语盈途,每一处驻足皆成诗行。
即日起,《小楼听雨》将撷英集萃,以诗人灵动的笔触再现这段文化苦旅。让我们循着平仄的韵脚,共赏皖北大地的千年文脉如何在新时代的宣纸上洇染开来。
《宿州采风小札》
赴宿州高铁上赋长句寄东良兄
高铁疾驰来宿州,新朋旧雨作交流。
讲金字塔三层面,沏碧螺春一满瓯。
珍惜人生添后乐,沉迷诗梦减先忧。
吾侪幸遇升平世,背上吟囊处处游。
游砀山梨树王景区四绝句
游人忽与小舟同,荡入梨花雪浪中。
高举相机如击水。千堆卷起拍春风。
*
误入瑶台仙子家,堆琼砌玉满枝桠。
春风扑面仍寒冽,万树梨花似雪花。
*
乌龙披雪聚春英,万亩梨花映日明。
手笔东君如白也,能调一色动人情。
*
人在观光车上看,白云铺满葛花滩。
偶然风起轻吹动,万树梨花卷细澜。
参观符离集烧鸡厂口占
走进车间醉了风,千秋秘法付烧功。
闻鸡不舞涎先滴,为有酥香满厂中。
宿州采风大巴车上作
夹道多颜色,匆匆未看清。
影飞红与白,歌送燕和莺。
盛世春传信,高朋笔结盟。
好花开一路,不及问芳名。
游萧县皇藏裕瑞云寺
满山奇树赏多时,各有千年不俗姿。
曾见大王藏小洞,今迎远客赋新诗。
人禽互答欣闻也,楚汉相争戏说之。
幽壑云中寻古刹,黄墙一角绿扶持。
题虞姬墓
青青孤冢里,竟又葬红颜。
花向碑前吐,风从野外还。
痴情空一剑,柔骨重千山。
呵护奇英女,天公总太悭。
访灵璧县虞姬文化园
车到虞姬镇,来访虞姬墓。
千秋传本纪,奇杰与奇女。
他有拔山力,无力护佑汝。
拔剑表深情,玉骨先入土。
墓上多悲风,吹拂草千缕。
纵然芳魂逝,至今思项羽。
刘季得天下,百姓亦无语。
古来开国者,冥冥知谁助。
留得青冢在,已入诗人句。
我自长吟罢,出园频回顾。
游泗县通济渠二绝句
通济亭前又一春,滩花岸柳几回新。
不知古运河中水,映过隋唐多少人。
*
万楫千帆过往频,当年两岸尽通津。
今看大运河边柳,仍带隋唐气象新。
登宿州涉故台
柘龙盘老树,台上说陈吴。
帝阙行苛政,佣耕入史书。
碑留秦汉字,草没古今狐。
诛暴传奇在,当权震慑无?
重访大泽乡起义旧址
登阶又见柘龙树,柱杖重临射鹿台。
伟迹依稀碑上字,豪言斑驳井边苔。
一排商贩串烧肉,几处村翁围打牌。
百姓不求鸿鹄志,尘寰只盼少兵灾。
杨逸明 1948年生于上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已出版《飞瀑集》《晚风集》《新风集》《古韵新风》《路石集》《当代诗词百首点评》等。
来源:小楼听雨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