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妇产领域热门指南共识更新一览~ | 指南共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22:04 1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多面性的育龄疾病,与包括不孕症在内的几种合并症有关。本文主要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不孕症的诊断和管理提出指导建议。

本文总结了近期妇产领域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供读者参考下载~

管理篇

1 2025 意大利指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孕症的诊断和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多面性的育龄疾病,与包括不孕症在内的几种合并症有关。本文主要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不孕症的诊断和管理提出指导建议。

2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4年版)

中医药辨证施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在改善代谢障碍、减轻体重、恢复自然排卵等方面具有特色及优势,但存在中医辨证分型不统一、诊疗方案尚未得到行业公认的问题。因此,以中西医临床关键问题为导向,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客观评价PCOS中西医结合诊治证据,经专家充分讨论,形成了适合我国PCOS人群的中西医诊断及治疗方案,以提高PCOS的临床诊疗水平。

链接:

3 中西医结合诊治子宫腺肌病恶变专家共识(2024年版)

子宫腺肌病(AM)恶变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多为术后意外发现,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关于AM恶变的诊治指南或高级别推荐共识。为此特征集专家意见,制订本共识。本共识涉及了AM恶变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中医相关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方面包括分期治疗、手术治疗、系统治疗、放射治疗、中医药辨证治疗和外治法。所有治疗方案都基于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专家共识,以期对临床有所帮助。

链接:

4 2025 加拿大指南:产后第一年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

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周和几个月是产妇生理和心理健康突然变化的时期,其罹患抑郁症、体重潴留、睡眠障碍、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本文主要针对产后第一年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方面提供指导。

5 2025 WHO建议:孕产妇卫生保健(第2版)

本文件根据世卫组织(WHO)指南审查委员会批准的准则概述了世卫组织关于孕产妇保健的所有建议。内容涉及促进、预防和预防妊娠、分娩和产后期间的产妇并发症以及管理产妇并发症。

链接:

6 2023版NICE《产时护理指南》要点解读

2023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产时护理指南》,该指南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为产科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导。其对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推动卫生服务的规范统一、保障母婴安全及改善分娩体验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在解读该指南核心内容、推荐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旨在为我国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链接:

7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血管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一组与高血压相关的妊娠期疾病,其不仅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还可能增加产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针对HDP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应采取综合管理策略,包括孕前筛查、生活方式干预、妊娠期监测、适当药物治疗以及产后随访管理。该共识包括10条推荐意见,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综合管理改善妊娠结局并降低产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为临床医师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链接:

医技&检查篇

1 阴道镜检查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阴道镜检查是宫颈癌筛查异常者进一步检查的重要工具,高质量的阴道镜检查能够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进而对检查异常者进行规范管理。因此,保证阴道镜检查的质量至关重要,也关系到宫颈癌筛查的整体效果。本共识主要内容围绕阴道镜检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的相关环节制订指标,包括阴道镜检查开展前、操作过程中以及阴道镜检查后的管理等。

链接:

2 2025 昆士兰临床指南:引产术(V10)

引产术(IOL)是人工刺激子宫开始分娩的过程,当母体和/或胎儿持续妊娠的风险大于IOL和分娩的风险时,建议使用IOL。本次指南更新内容主要涉及小的流程图修改以及相关格式调整。

链接:

妇科肿瘤篇

1 NCCN临床实践指南: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2025.V1)

链接:

2 NCCN临床实践指南:遗传/家族高风险评估-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2025.V3)

链接:

3 NCCN临床实践指南:宫颈癌(2025.V4)

链接:

4 2025 ISUOG/ESGO共识声明:超声引导下妇科肿瘤活检

近年来,在妇科肿瘤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微创诊断程序,这具有准确诊断的优势,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手术相关的发病率。使用经阴道或经直肠超声方法进行实时活检指导,可以更接近妇科肿瘤,确保诊断的充分性和准确性,同时低风险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使活检可以在门诊进行。本文主要针对超声引导下妇科肿瘤活检提供共识指导。

链接:

5 中医药在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及辅助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专家共识(第一版)

由于目前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中医药在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尚无系统的诊疗指南。本共识结合文献定性、定量研究和相关专家意见,根据不同治疗时期推荐相应的方案,以期为中医药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及在辅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

链接:

6 2025 BSCCP/ESGO共识声明: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的主动监测

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的组织学诊断传统上是局部手术治疗的分界线,因为有很大的癌症发展风险。过去十年的证据表明,50-60%的 CIN2 病变会自发消退,在某些情况下,积极监测(或保守治疗-即不治疗病变)可能是合理的。本文通过审查现有证据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的主动监测提出明确的建议。

链接:

7 血卟啉注射液光动力疗法治疗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专家共识(2025版)

本共识旨在为血卟啉注射液光动力疗法治疗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应用提供实用指导。

8 p16/Ki-67双染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异常人群分流的专家共识

p16/Ki-67 双重染色检测(双染)作为一种相对客观的检测方法,已在多个国家获批应用于临床。本共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对双染样本的取材与制备、检测流程、结果判读及报告规范达成共识,并推荐双染可用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初筛不分型阳性或部分分型其他12 种(HR 12)阳性人群的分流;也可用于联合筛查时HR-HPV 不分型阳性或部分分型HR 12 阳性,且细胞学正常或轻度异常时的人群分流;还可用于筛查结果异常(HR-HPV 检测或HR-HPV 联合细胞学检测)后随访人群的分流。通过本共识的制定,旨在规范双染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实施子宫颈癌精准筛查。

其他

1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中国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可降低HP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均表明,预防性HPV疫苗是安全的,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保护效力和保护效果。优先推荐9~26 岁女性接种HPV疫苗,重点是9~14 岁女孩;同时推荐27 ~ 45 岁女性和9~26 岁男性接种,倡导男女共防。对于HPV感染或细胞学异常人群、HPV 相关病变治疗史人群、遗传易感人群、子宫颈癌发病高风险生活方式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均推荐预防性HPV疫苗接种。接种HPV疫苗后仍应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链接: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妇产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