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某生前从事经营活动,后因生病骤然离世,生前账务未及时还清,债权人奥某无奈将郭某的继承人其妻子祁某诉至法院。经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判令祁某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向奥某偿还借款本金1963920元及相应利息。判决生效后,祁某一直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为
近日,鄂托克旗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郭某生前从事经营活动,后因生病骤然离世,生前账务未及时还清,债权人奥某无奈将郭某的继承人其妻子祁某诉至法院。经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判令祁某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向奥某偿还借款本金1963920元及相应利息。判决生效后,祁某一直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奥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联系祁某沟通交流,发现祁某在呼和浩特照料孙辈,判决书指定的房产目前由郭某的父母居住。房产拍卖成功后,郭某的父母误解儿媳意图,加上对法律判决的不解,坚决拒绝腾退,甚至与执行法官玩起了“失踪”,电话不接,信息不回。
面对这一僵局,执行法官没有轻言放弃,而是选择主动上门,作老人的思想工作。初次登门,虽未取得预期效果,但法官的耐心解释已让郭某的父母对判决内容有了初步理解,也意识到法律的严肃性。面对缺乏安身之所的现实困境,郭某的父母难以迈出腾退的步伐。对此,执行法官不仅耐心地向郭某的父母解释法律判决的意义,还积极与祁某沟通,督促她尽快解决郭某的父母居住问题。同时,法官也耐心向买受人解释情况,让他耐心等待房屋的腾退。
为快速化解纠纷,执行法官还定期探访郭某的父母,与郭某的父母拉家常,讲法律,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将复杂的法律关系融入生活故事中,让老人逐渐明白执行工作的意义与难度。
经过执行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化解了郭某的父母与儿媳祁某之间的矛盾,还让郭某的父母明白了执行工作的意义。最终,儿媳祁某自愿为郭某的父母租房,郭某的父母也同意腾退。至此,案件顺利执结。(娜日)
-END-
编辑丨乔静、查苏娜
审核丨折 鑫
终审丨哈斯巴雅尔
制作丨李 涛
来源:鄂托克旗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