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约为3%-7%,足可见甲状腺疾病已经是一种常见疾病了。因此保护和促进甲状腺健康,对于全国及全球的公众来说都至关重要。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约为3%-7%,足可见甲状腺疾病已经是一种常见疾病了。因此保护和促进甲状腺健康,对于全国及全球的公众来说都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益彩明天-甲状腺疾病预防公众科普教育公益活动项目,于2025年3月28日上午在孝感市进行了第七场科普会议。该项目旨在加强甲状腺疾病知识科普,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
本期项目邀请到华润武钢总医院的林萱教授为孝感市大悟县老年大学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线下的甲状腺疾病公益科普讲座。本次讲座中,林萱教授向大家科普了常见慢性病之一——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
甲状腺:人体的“激素工厂”
甲状腺形如盾牌,又似展翅的蝴蝶,包裹在气管前方。它通过滤泡细胞生产两种关键激素: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这些激素随血液流向全身,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量代谢:调节基础代谢率(BMR),控制体温、心跳和呼吸频率
生长发育:促进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儿童期缺甲状腺激素将导致呆小症)
生殖健康:影响性激素平衡,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不孕或流产
激素生产“指挥官”:脑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当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时,TSH会发出“生产指令”;反之则“命令”减少分泌。这种精细的“负反馈”机制,维持着激素水平的动态平衡。
甲状腺的四大刺客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3、T4),调控着人体的心跳、体温、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若激素分泌失衡,全身器官将“集体失控”。甲状腺疾病谱系复杂,以下四类最常见:
1.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
病因:Graves病(自身免疫攻击甲状腺)、甲状腺结节自主分泌激素等
典型症状:
高代谢症候群: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却体重下降
心血管系统:心悸(静息心率>100次/分)、房颤风险增加
精神神经:易怒、失眠、手抖(类似“咖啡因过量”状态)
特征性表现:突眼(Graves病)、甲状腺肿大(可触及震颤或血管杂音)
2. 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
病因: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破坏)、甲状腺手术或放疗后、缺碘等
隐匿进展:症状常缓慢出现,易被误认为“亚健康”
低代谢状态:畏寒、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
黏液性水肿:面部浮肿、皮肤干燥如鳞片
特殊人群风险:孕妇甲减可能导致胎儿智力发育迟缓
3. 甲状腺结节
通常可通过超声检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良性结节表面光滑、边界清晰(如甲状腺腺瘤、囊肿),而恶性常伴有微钙化、低回声、边缘模糊等特点。
4.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相关报道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其有四个病理类型:乳头状癌(占85%):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95%。滤泡状癌(10%):易血行转移。髓样癌(3%):分泌降钙素,与遗传相关。未分化癌(<2%):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
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群——备孕女性TSH异常
甲状腺激素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妊娠合并甲状腺病是育龄期女性最值得关注的疾病之一。一项调查显示,甲状腺疾病已经处于我国女性主要慢性病自报患病疾病谱的第二位。在育龄女性中,TSH升高的异常检出率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而TSH降低的异常检出率随年龄的升高而降低。既往不良妊娠史的女性在其孕前异常检出TSH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无不良妊娠史女性。不夸张地说:甲状腺直接关系到妊娠结局和后代的智力发育。甲状腺出问题容易导致不孕或生殖能力下降,流产、妊娠高血压和子痫、早产、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死产和胎儿死亡,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智商低下等。
诊断利器:精准定位甲状腺问题
1. 血液检测:甲状腺功能“晴雨表”
必查项目:TSH+FT4+FT3(筛查甲亢/甲减)
抗体检测:TPOAb、TgAb升高提示桥本甲状腺炎
肿瘤标志物:降钙素(CT)升高需警惕髓样癌
2. 超声检查:结节良恶性的“显微镜”
超声检查报告解读:TI-RADS分级:
1-2级:良性,无需处理
3级:可能良性
4级:可疑恶性
5级:高度怀疑恶性
3. 细针穿刺活检(FNA)
金标准:通过超声引导获取结节细胞,可帮助明确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适应症:结节>1cm、TI-RADS 4级以上、伴高危因素。
4. 特殊检查
碘131摄取率:鉴别甲亢类型(Graves病 vs 甲状腺炎)
CT/MRI:评估甲状腺癌是否侵犯气管、食管
基因检测:BRAF、TERT突变提示肿瘤侵袭性强
高举预防盾牌,筑牢甲状腺的健康防线
1.保持碘摄入的平衡
很多人都知道碘和甲状腺点关,碘缺乏的危害性是很明确的,缺点容易造成甲减、地方性甲状腺肿、孕期缺乏碘也会对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影响。但大家并不知道,我国其实是碘缺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生活中食用的加碘盐是我们日常所需碘的主要来源。
缺碘地区:食用加碘盐,一般成年个体每天推荐的正常碘摄入量为150ug,对于孕妇,每周1次海带/紫菜。
高碘地区:无需额外补碘,甲亢患者选无碘盐。
特殊人群: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无需严格忌碘,但避免过量
2.记住辐射防护的三原则
远离辐射源:避免不必要的CT/X光检查(尤其儿童)
检查防护:颈部检查时佩戴铅围脖
手机管理:通话时使用耳机,避免长时间放枕边
3.情绪管理的四步法则
曾经有研究发现,压力较高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要比压力较小的人高 2.127 倍;而经常爱生闷气的人也会比少生气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成倍增加。换句话说,我们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减压,生活不易要学会放过自己。请记住以下几个情绪法则:
压力评估:通过日记记录情绪波动
放松训练:每天10分钟冥想或深呼吸
社交支持:加入病友群或心理咨询
运动调节: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4.及早制定你的定期筛查计划
林萱教授建议,年龄超35岁后,至少每5年做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彩超,而女性更需要注意定期体检。有家族史、辐射史者每年筛查。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妊娠女性必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备孕的女性也推荐筛查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相关指标。
甲状腺疾病的难兄难弟之糖尿病,逆转糖尿病前期的要点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虽然糖尿病目前尚无法根治,但糖尿病前期通过积极干预是有可能逆转的。
逆转糖尿病前期的关键在于采取综合的生活方式调整措施。首先,控制饮食是基础,应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例,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保持营养均衡。其次,适度运动必不可少,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利用。此外,减轻体重、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作息以及定期监测血糖也是逆转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措施。
通过坚持上述健康生活方式,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有望恢复正常血糖水平。然而,逆转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患者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持之以恒地坚持。同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林萱教授寄语:“甲状腺疾病不是人生的休止符,而是重新学习爱护自己的开始。按时吃药、定期体检、保持好心情,你也能与‘蝴蝶’共舞。”
来源:阳光健康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