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精准医学研究与产业发展联盟发起的以“创新科技助力疾病精准防诊治”为主题“阿尔茨海默病精准防治建设活动”在杭州成功举办。会上,《阿尔茨海默病(AD)精准防诊治生态建设创新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AD白皮书》”)正式发布,并宣布成立“阿尔茨海默病
近日,由精准医学研究与产业发展联盟发起的以“创新科技助力疾病精准防诊治”为主题“阿尔茨海默病精准防治建设活动”在杭州成功举办。会上,《阿尔茨海默病(AD)精准防诊治生态建设创新白皮书(2025)》(以下简称“《AD白皮书》”)正式发布,并宣布成立“阿尔茨海默病精准防诊治联盟”,以期携各方之力共同推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控体系建设。
图.“阿尔茨海默病精准防诊治联盟”成立仪式
同时,由中国脑健康行动专家委员会指导、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基于脑脊液检测的AD标准化诊疗路径建设项目》在会上正式启动。该项目致力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AD标准化、易操作、可及性强的诊疗新路径,为中国AD患者带来及时诊断与早期管理的新希望。
图.《基于脑脊液检测的AD标准化诊疗路径建设项目》启动仪式
完善AD精准防诊治体系
抓住疾病防控“黄金窗口期”
据统计,我国现存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其中63%~70%为AD患者。i在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中国AD发病人数逐年攀升,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挑战,对患者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新型AD药物的相继获批上市,通过早期治疗有望极大程度地延缓疾病进展。然而,目前大量早期AD患者尚未被发现和诊断,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干预。因此,早期精准诊断成为“破局”关键。
陈晓春教授
《AD白皮书》主编之一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去年,国家卫健委牵头14部委印发的《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再次明确了老年期痴呆知晓率、筛查率以及阳性干预率均要达到80%的三个80指标。相信此次《AD白皮书》的发布,将为AD从预防、筛查、诊断到治疗的全病程管理明晰方向,助力推动我国AD精准防诊治生态体系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达到‘三个80指标’、也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贡献力量。”
图.《阿尔茨海默病精准防诊治生态建设创新白皮书2025》发布仪式
《AD白皮书》提出,AD疾病负担沉重,基于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我国AD精准防诊治生态建设形成六大核心体系——以政府统领为顶层设计,以筹资支付为保障基础,以医疗服务为实施载体,以技术支撑为创新引擎,以社会参与为协同力量,以产业发展为持续动能,着力打造覆盖"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照护"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其中,早筛早诊是防控关键,脑脊液Aβ蛋白、病理性Tau蛋白及神经变性生物标志物能有效诊断临床前AD。
得益于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AD精准防诊治联盟成员——罗氏诊断推出的国内首个AD脑脊液系列检测试剂盒ii已于去年率先获得海南省药监局批准并落地博鳌,其与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的结果一致性高达90%iii,且具有成本效益更高、更加可及、无辐射等特点。据悉,该试剂盒技术审评和审批正在国家药监局稳步推进中,届时将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抓住AD诊疗“黄金窗口期”提供精准、及时的临床决策支持。陈锦添先生
罗氏诊断中国副总裁-专业和分子诊断部
“AD是罗氏诊断关注的重点疾病领域,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AD患者都能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从而尽早接受有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很高兴此次成为联盟成员,共同促进AD精准防诊治生态建设,以满足中国AD诊疗的未尽之需,惠及更多患者!”
加速创新生物标志物应用
构建脑脊液检测标准化诊疗路径
目前,生物标志物在AD早期精准管理中的价值已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但实际应用经验有限、缺乏标准化诊疗路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鉴于此,《基于脑脊液检测的AD标准化诊疗路径建设项目》应运而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全国多家医院参与其中,医院将采集疑似AD患者的脑脊液样本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海南医院进行检测,为AD精准诊疗提供高价值医学证据。
李彬寅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作为首批送检专家之一,李彬寅博士在会上探讨了脑脊液检测的临床价值并分享了项目实践经验,他指出:“脑脊液中的Aβ42、p-Tau、t-Tau是AD病理核心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其变化早于AD症状出现前15~20年ⅳ,ⅴ,为临床干预提供了更多宝贵时间,在提高AD早期诊断率、改善预后方面的价值不言而喻。此次公益项目的开展,不仅将惠及广大疑似AD患者,也将积累更多脑脊液检测的应用经验与临床研究数据,助力我国AD整体医疗水平取得新的飞跃。”图. 脑脊液外送博鳌检测标准流程
关口前移、早诊早治是减轻AD疾病负担的重要策略,相信该项目将切实提升我国AD早期诊断的可及性。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神经内科领域专家与行业领军企业,加速创新诊疗技术的应用普及,共同推动我国AD诊疗向精准化、标准化转型,更好地守护AD患者的记忆与健康。
参考文献:
[i] 王刚, 齐金蕾, 刘馨雅, 等.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 23(03): 219-256.
[ii] 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系列检测试剂盒包括Elecsysβ-Amyloid (1-42) CSF II、Elecsys®®Total-Tau CSF检测试剂,以及适配的定标液、质控品等在内的9个产品。[iii] Hansson O, Seibyl J, Stomrud E, et al. CSF bio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concord with amyloid-β PET and predict clinical progression: a study of fully automated immunoassays in BioFINDER and ADNI cohorts. Alzheimer's & dementia 2018;14:1470-81.
[iv] Guo Y, Shen X N, Wang H F, et al. The dynamics of plasma biomarkers across the Alzheimer’s continuum[J].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 2023, 15(1): 31.
[v] Jia J, Ning Y, Chen M, et al. Biomarker changes during 20 years preceding Alzheimer′s disease[J]. N Engl J Med, 2024, 390(8): 712‑722. DOI: 10.1056/NEJMoa2310168.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神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