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的“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展示评议开始,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神州大地。这项深植基层、聚焦平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历经十七载岁月沉淀,已然成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注脚。当我们细读候选人们的动人故事,触摸到的是五千年文明基
3月2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的“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展示评议开始,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神州大地。这项深植基层、聚焦平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历经十七载岁月沉淀,已然成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注脚。当我们细读候选人们的动人故事,触摸到的是五千年文明基因的当代脉动,感受到的是新时代道德春潮的奔涌力量。
品读那些闪耀人性光辉的凡人故事,无论是二十年如一日赡养孤寡老人的社区志愿者,还是在暴雨中冒险疏通下水管道的市政工人,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们的善行义举,恰似繁星点亮道德苍穹,印证着崇高境界的培育不在云端而在人间。面对价值多元时代的道德困惑,2.3亿注册志愿者组成的“善意星河”正给出生动答案——当每个灵魂都成为道德光源,便能照亮整个文明的天空。亟待构建的“德者有得”长效机制,应如春风催化善的种子,让美德滋养既有清泉润心的精神回响,更有实至名归的社会礼遇。
能够成就伟大者,无不是由点点滴滴的平凡积累而成。某高铁检修工十年零失误的安全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标杆;乡村教师自创“田间课堂”的教学实践,让知识在泥土里生根发芽。这些新时代劳动者的故事揭示: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蕴藏着不平凡的灵魂。要构建覆盖全行业的“职业伦理评估体系”,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成为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标识,熔铸成新时代产业文明的道德芯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当下,“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已形成深层次的价值引领。苏州创新打造“好人工作室”,让道德模范带领群众参与具体公益实践;安徽建立“道德银行”积分兑换制度,将学习模范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激励措施。这些探索表明,新时代道德建设既要保持崇高性,更要增进参与性。数字时代更需创新载体,可通过搭建“云上德治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群众道德需求,借力AI技术实现榜样事迹智能匹配,让善行义举的传播如春雨入夜、润物无声。当每个普通人都能在数字画像中看见自己的道德成长轨迹,见贤思齐便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生命进阶。
见贤思齐,这些跃动在时代卷轴上的好人故事,既是闪耀个体生命火花的璀璨星辰,更是照见民族精神高度的巍峨群峰。当14亿多中国人都在自己的坐标轴上恪守善念、精进德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会如同三月的蒲公英,在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落地生根,最终汇聚成民族复兴的浩荡春潮。
供稿:东双沟镇(万晓艺)
来源:洪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