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少有人知道:情绪是可以训练的,这也是教育中最缺失的一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7 20:47 4

摘要:人通常会觉得情绪是自然而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像情绪从身体内部涌现出来,然后控制你去说某些话、做某些事。比如愤怒时脱口而出、害怕时立刻逃跑,这种感觉很直接,仿佛是情绪主宰了你。这种“被情绪操控”的体验其实并不是情绪的真实本质,而是大脑营造的一种幻觉。

人通常会觉得情绪是自然而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像情绪从身体内部涌现出来,然后控制你去说某些话、做某些事。比如愤怒时脱口而出、害怕时立刻逃跑,这种感觉很直接,仿佛是情绪主宰了你。这种“被情绪操控”的体验其实并不是情绪的真实本质,而是大脑营造的一种幻觉

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自己所希望的那种掌控力,但每个人都比自己以为的,拥有更多一点的掌控力。

当你正在经历情绪,或者处于一种情绪状态时,大脑正在做的事情,其实是在讲述一个故事——
讲述身体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以及它如何与外部世界的事件相联系。

你的大脑总是在调节你的身体。而你的身体也总是在把感官信息传回大脑。不过大脑并不是以一种方式“接线”,让你直接体验这些具体的感官变化。相反,你所体验到的只是一个总结。这正是那些简单感受的来源。

如果你明白了:此刻你所经历的每一次体验,都会成为大脑预测能力的一部分,那么你就会意识到,改变过去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改变当下。

就像你通过锻炼让自己更健康一样,你也可以投入精力,去培养对自己而言不同的体验。

大脑利用你的过去经验来预测你将会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东西,这意味着你是自己体验的建筑师。而这并不是要去打破预测,而是要给大脑“播种”,让它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预测。

——我相信,情绪的进化方式,是为了应对类似剑齿虎这样的威胁,而在今天,它的现代版本,
就是那辆突然高速冲向你汽车的车。你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

在短短的几分之一秒内,你必须完成并做出极其复杂的决定。如果你还得思考自己在做什么,你早就没命了。

这是一种为了处理重大威胁而进化出的系统,它不需要你的有意识思考。这也意味着,有时候,你会表现得很不周全,甚至很欠考虑。

那么,我们给人们设计的这些练习,比如让他们活动面部的肌肉,专注于身体感受到的各种感觉,是为了让他们在情绪升起的那一刻能更清楚地觉察它。这样他们就可以当下反思:

“她真的有意无视我吗?

不,那只是个意外。”

或者:

“也许我不该急着得出结论,

说她完全不在乎我。”

改善情绪生活的方式,就是引入有意识的觉察。大自然并没有让你这样做的意图,所以你必须靠自己来完成。

所有的关系都带有关于我自己、关于他人的期待。我的期待会影响我之后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它是一种过滤器,就像我的心境一样。

在关系和交流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理解人们如何在关系的语境中共同创造彼此,因为这些人构成了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我们会从他们那里引出我们所期待的那些特质,哪怕这些恰恰与我们真正想要的相反。

人们往往非常强调一种能力——能够说出某些话,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说出来,能够清晰表达我们的需求、感受、想法、立场和意见。

然而欠缺的,是对这样一个事实的认识:说话本身完全受到倾听质量的支配,而这种倾听会回馈到我们身上。

如果我在和一个正在玩手机的人说话,我的表达方式,以及我对这段交流的体验,将会与我在对着一个直视我眼睛、对我说“我明白,我理解”的人讲话时,完全不同。这种“理解”并不一定意味着“我同意”。

因为归根到底,如果我对你倾诉,最后却带着更深的孤独感离开,那我实际上陷入了一种存在主义的危机。没有什么比“身处他人陪伴中却依然孤独”更糟糕的事了。

所以,当你在聆听我时,我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我是否拥有你的注意力。其次,我需要知道,
你是否能够承认我的观点的合理性,并且,或许,你甚至能够对我的观点表示共情。

你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会以这样的方式思考、感受或体验。

这种回馈——承认、肯定、共情,正是在这个顺序里,交流的深度才得以真正发生。

当你来到这个世界时,你的大脑并没有被“预装”满记忆,来帮助它进行预测。

是他人塑造了你的世界。因此,作为结果,他们也在为你的大脑布线,将各种体验写入其中,而你的大脑之后就会利用这些体验来进行预测。

所以,作为一个成年人,你能够对自己现在的体验作出决定。你能够选择自己如何行动。而这些决定与选择,要么强化大脑原本的预测,要么改变它们。

有时候,在生活中,我们必须为改变某些事情负责。不是因为我们有罪,或者应该为此承担责任,而是因为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去改变它们。

你始终拥有工具,可以用来治愈自己,以不同的方式行动,并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

来源:老胡科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