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设立“重庆图书角”、举行《中国式现代化“六观”丛书》推介、进行主题分享及中埃青年交流……当地时间9月4日,“陆海之约·中埃青年国际交流对话会”在埃及卢克索省立图书馆隆重举行。本次对话会以图书角揭幕、图书推介、主题分享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深化了中埃在教育、文化等领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韩毅
设立“重庆图书角”、举行《中国式现代化“六观”丛书》推介、进行主题分享及中埃青年交流……当地时间9月4日,“陆海之约·中埃青年国际交流对话会”在埃及卢克索省立图书馆隆重举行。本次对话会以图书角揭幕、图书推介、主题分享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深化了中埃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为两国青年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活动伊始,在中埃两国嘉宾共同见证下,埃及卢克索省立图书馆“重庆图书角”正式揭幕。该图书角首批上架了涉及中国历史、文化、当代发展等多个类别的图书,旨在为埃及青年提供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在图书推介环节,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琼作了精彩的图书推介,主要推介了渝版图书《中国式现代化“六观”丛书》。该丛书是一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鲜活生动的通俗理论读物,从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六个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进行了理论概括,兼顾学理性和通识性,既讲清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也讲清楚其鲜明特征、独特优势和重要价值、重大贡献,向世界展示了更加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可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和理解。
在主题分享环节,翻译家、《今日中国》杂志阿拉伯文版副主编侯赛因·伊斯梅尔立足全球视野,通过翔实的数据与案例,系统阐述了中国在推动绿色发展、履行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贡献。
苏伊士运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伊曼·马格迪不仅分享了她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更为中埃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日益深入的合作,高度赞赏。
在“长江遇见尼罗河”中埃青年交流环节,西南大学副校长赵玉芳结合该校培养埃及留学生的例证,分享称:“大学是搭建文明对话的坚实桥梁,更是培养青年‘文明对话能力’的重要摇篮。未来,西南大学将依托‘留学重庆’行动计划,不断丰富合作形式,助力重庆建设全球优秀青少年来华留学目的地、创新创业优选地。”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馆长蒋锐利用丰富的影像资料,生动展示了白鹤梁题刻在保护与利用的成果,并透露:白鹤梁与埃及罗达岛尼罗尺正积极推进联合申遗工作,推动中埃文化遗产合作迈出关键一步。
卢克索大学中文系学生张若谷、宋乐之则从农业智慧、水文测量等角度,分享了他们眼中的长江和尼罗河。张若谷动情地说:“全世界的水都会相逢,长江与尼罗河也会在湿云中交融。”宋乐之称:“尼罗河与长江,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西到东,都滋养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它们告诉我们:历史像河水一样,从未停止过流动。”
据介绍,本次活动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埃及卢克索大学独立孔子课堂联合主办。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