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露甫过,暑气渐消,正是三山骑行竞技的绝佳时节。本站赛事作为系列赛下半年的揭幕战,共吸引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884名选手踊跃参赛。赛事设男子公路精英组、男子公路大师组、男子山地组、女子公路组及男、女骑游组六大组别。
2025“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芜湖响水涧站暨芜湖市第三届自行车公开赛于9月7日在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圆满完赛。
白露甫过,暑气渐消,正是三山骑行竞技的绝佳时节。本站赛事作为系列赛下半年的揭幕战,共吸引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884名选手踊跃参赛。赛事设男子公路精英组、男子公路大师组、男子山地组、女子公路组及男、女骑游组六大组别。
选手们驰行于初秋的三山道路上,翠色与金黄交织的山林沿途相伴,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诗意长卷。在这视觉与心灵皆沉醉的旅程中,他们以车轮丈量风景,也展开了一场融合速度、耐力与意志的精彩较量。
秋晨的三山,薄雾氤氲、凉风送爽。主会场人头攒动,选手们专注调试装备、热身备战,市民观众热情助威,志愿者、医疗及安保团队严阵以待,共同营造出安全、热烈、有序的赛事氛围。
上午8时10分,清脆的发令声响彻云霄,公路精英组率先发车,如流星般疾驰而出,正式拉开了这场速度与激情较量的序幕。
赛事起点设于三山经开区市民广场,前6公里的龙湖路赛段为城区道路,经峨桥江南第一茶市后,于9.2公里处转入浮峨路乡间赛道。一栋栋墙体彩绘,一排排青瓦房檐,初秋的丰裕村还未完全换上金装,昂扬的稻叶在骑行队伍疾驰的风中摇曳。
竞赛组选手们沿着彩虹公路,经邻水多弯的龟山村路段、连续弯道起伏的铜山寺赛段,环响水涧下水库绕行,最终历经海拔提升227米的蜿蜒爬坡山路,抵达位于上水库的终点,圆满完成40公里全部赛程。骑游组则在18公里处的响水涧停车场完成比赛。
作为“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体系中唯一的爬坡终点赛段,响水涧—浮山段成为本站最大亮点与决胜关键。连续近5公里爬升,坡陡弯急,极为考验选手体力分配与爬坡战术。
经过激烈竞逐,最终在响水涧上水库终点迎来荣耀时刻。来自BROSS-CENIT车队的叶凯川以59分30秒的成绩率先冲刺。最终BROSS-CENIT车队、景烨-魅骑LEM车队、LYKOS车队分别获得男子公路精英组的冠、亚、季军。
紧接着男子公路大师组也完成了比赛。iGPSPORT-瑞豹车队获得了本站比赛的胜利。老头乐车队、南京无限车队分获二、三名。
男子山地组的比赛同样激烈,实力相当的多位车手在赛道上互相博弈、缠斗,让赛事的悬念保留到了最后一刻。胡志超在最后的爬坡赛段展现了超强的实力获得冠军,曹润屈居亚军,于淦获得季军。
女子公路组则由HFLC车队拔得团体头筹,AVENGER屋伏石车队、速比特女子安徽紧随其后。
本届赛事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号召,通过商旅文体健多元联动,系统推进“赛、展、节、游”一体开展,不断丰富体育产业新业态。作为芜湖市连续第三年举办的自行车比赛,该赛事不仅彰显了芜湖深厚的骑行文化与群众基础,也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赛事期间,主办方充分融合区域特色,配套举办骑行嘉年华、农文旅市集与航空体验等活动,有效挖掘文体消费潜力。不仅拓展了“体育+”复合经营路径,也积极引导商业街区、景区等空间引入体育业态,推动消费场景与数字技术结合,培育智能化、体验式体育消费新模式。同时,通过联动本地餐饮、住宿和特色农产品展销,进一步激活区域消费市场,延伸体育产业链条。
三山经济开发区积极推动工业区域、商业广场等城市空间用于体育用途,巧妙利用响水涧蓄能水库、伟星·星悦广场作为赛事特色赛道与活动场地,促进体育与科技、文旅等多业深度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骑乐“芜”比,听“涧”三山。2025“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芜湖响水涧站不仅成功呈现了一场高水准、强互动的品牌赛事,更成为芜湖深化体旅融合、拓展消费场景、推动产业升级的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体育让城市更美好”的发展理念。
编辑:刘丽
责编:徐晨
审核:何文尧
来源:豫哥说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