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是一年春花烂漫时,“三月三”的春风在玫瑰谷轻轻吹拂,奏响了民族团结的悠扬乐章。3月30日晚,2025年三亚市庆祝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系列活动开幕式暨主题文艺晚会在璀璨灯火与热切期盼中拉开帷幕,为市民及四海宾朋献上一场视听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又是一年春花烂漫时,“三月三”的春风在玫瑰谷轻轻吹拂,奏响了民族团结的悠扬乐章。3月30日晚,2025年三亚市庆祝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系列活动开幕式暨主题文艺晚会在璀璨灯火与热切期盼中拉开帷幕,为市民及四海宾朋献上一场视听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在开场歌舞《丰盛年代》中,各族儿女伴随着喜庆的音乐旋律,载歌载舞。三亚日报记者 李学仕 摄
怀揣着“锦绣向未来”的美好愿景,携手共绘民族团结的同心圆。晚会以千年文化为墨,以民族情感为笔,书写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壮丽篇章。在鹿回头的浪漫传说与万泉河的澎湃浪潮中,各族儿女在南海之滨共同赴约,见证着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璀璨交融。
舞台上,节目精彩纷呈,每一帧画面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与独特的文化韵味。载歌载舞间,黎族苗族儿女的幸福生活跃然眼前。当AI技术将千年黎苗文化的基因密码解码成一场数字艺术的狂欢时,鹿城的古老文化在科技浪潮中焕发出璀璨新生,向世界展示了它的独特魅力。
在歌曲《哥在这坡妹在那坡》中,阿哥阿妹隔山对歌,唱出了黎家儿女的情真意切,也唱出了三亚被山水滋养的千年文脉。观众仿佛闻到了槟榔林的清香,看到了稻浪翻滚的欢畅,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勃勃生机。
▲台湾同胞表演阿美族传统舞蹈。
舞美设计的斑斓锦绣,一针一线间绣出乾坤万物,两面风华映照古今。这是穿梭千年的指尖艺术,更是黎家儿女对天地万物的深情礼赞。舞者的轻盈身姿,在经纬交织间诉说着文化传承的动人故事。
崖州民歌的苍劲、竹竿节奏的欢快、疍家渔歌的悠扬……在《非遗音乐地图》中,多种民族元素汇聚成一幅用音符绘制的山海地图。演员们用崖州民歌、竹竿节奏、疍家渔歌等民族元素,串联起一幅幅动人的音乐画卷。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音乐与文化的世界,被这份独特的韵味所深深吸引,陶醉其中。
“这是独属于我们海南的节日盛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倾情表演,让更多人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助力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演出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崖州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麦宜斌、陈喜姑等自豪地说:“这次演出不仅保留了崖州民歌独有的对话演唱方式,还融入了一些现代音乐元素,力求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希望通过舞台演绎,让这些千年传唱的海南传统民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原创歌舞《我在三月三等你》以优美的旋律和轻松的歌词,将观众的情绪拉进了节日的欢乐氛围中。舞台上,绚烂的舞美灯光如梦如幻,与演员们身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舞台下,观众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喜悦的笑容。
还记得去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和赛场上,有一支队伍让三亚的观众深受感动。他们跨越海峡而来,与中华各族儿女共谱团结乐章。今夜,他们再次踏浪而来。台湾同胞带来的阿美族传统舞蹈《一年一度》让鹿回头的海风与阿里山的云雾在今晚相遇。从运动会的竞技场到“三月三”的欢庆舞台,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家”的召唤。演员们身着传统的阿美族服饰,以欢快的舞步展示着阿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份来自海峡彼岸的祝福与问候,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与团结。
在情深意切的话语中,舞台两侧各族演员涌出,将台湾代表团围在舞台中央,手挽手形成了“同心圆”。随后,《远方的祝福》视频播放了其他省份代表队的同胞发来的遥远祝福。共饮华夏水,同筑中国梦!
七十五载峥嵘岁月,万泉河水奔涌不息!在海南这片热土上,各族儿女共同努力创造了今日的幸福家园。男子群舞《万泉河》以刚劲的舞姿致敬历史,以赤子之心礼赞新时代!
潮起海之南,扬帆正当时!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海南正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歌伴舞《大海的召唤》展现了时代的澎湃与壮阔征程。
在《母亲是中华》节目中,晚会缓缓落下了帷幕。三亚以“三月三”为舟,载满民族团结的深情;以自贸港为帆,驶向四海同心的锦绣未来。各民族和谐共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是这片热土最生动的注脚。各族儿女将继续永结同心,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