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老陈辞去公职改打假,先是酷派后茅台,到底是流量还是初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7 17:54 3

摘要:要说最近最热的新闻,不是新能源车,也不是股市,而是一瓶酒——“138元两瓶的五星茅台”。9月6日,博主“反诈老陈”发布视频称,他在某直播间看到主播卖一种叫“五星茅台”的酒,两瓶才138块钱。好家伙,这价格谁看了不心动?要知道,真正的贵州茅台,即便是普通飞天,一

要说最近最热的新闻,不是新能源车,也不是股市,而是一瓶酒——“138元两瓶的五星茅台”
9月6日,博主“反诈老陈”发布视频称,他在某直播间看到主播卖一种叫“五星茅台”的酒,两瓶才138块钱。好家伙,这价格谁看了不心动?要知道,真正的贵州茅台,即便是普通飞天,一瓶都得两千多,更别说年份酒了。可老陈收货后发现,瓶子上印着“五星茅台”四个字,还写着生产厂家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这事立马引爆舆论。

更劲爆的是,老陈直接喊话贵州茅台公司出面鉴定。结果呢?9月7日,茅台市场维权热线回应:这就是假酒,正品茅台根本不会写“五星茅台”。一句话点破真相,这瓶酒就是蹭名牌的赝品。茅台官方表示已经开始调查处理,但网友们显然不买账,吐槽声一片:这么明显的假货,为什么还能在直播间公开卖?

这事为啥火?因为它直戳三个当下的热点痛点:茅台的光环、直播间的乱象、消费者的智商税。

先说茅台。茅台是啥?中国酒的顶流,社交货币,面子象征。你要是送礼,拿茅台出手,那是撑得住场面的。问题是,正因为茅台身价太高,假酒市场就永远不会消停。各种“葵花茅台”“五星茅台”“红星茅台”层出不穷,你去菜市场都能买到几十块一瓶的“茅台”。有些老百姓,酒量可能一般,但占便宜的心思谁都有,一看到几十块能买“茅台”,就会觉得“买来尝尝也不亏”。结果喝到嘴里,既不是酱香,也不是茅味,甚至有可能对身体有害。

再说直播。直播带货,这几年本来是好事,把货卖出去,把人聚起来。可偏偏有人盯上了这条灰色生意链:**假货、三无、贴牌酒,统统往直播间里冲。**为什么?因为消费者在直播间下单,很多时候带着一种“占到便宜”的心态,根本不会去查生产厂家是不是真的,就算喝出来不对劲,也懒得去维权。正因为这种心理,假酒商家才敢明目张胆。

而且别忘了,138元两瓶茅台,这价格放在标题上,光冲击力就足够吸引无数人点进直播间,哪怕最终只有一小部分人真的下单,对商家来说也赚翻了。你以为他靠卖真酒挣钱?错,他就是靠卖故事。

这事让我想起了“翡翠直播”“玉石赌石”当年的套路。主播在镜头前一顿吹,说这酒“年份久、收藏价值高”,再加个“厂家直销,亏本清仓”的噱头,观众立马心动。可仔细想想,真要是茅台厂的酒,会轮到一个小主播在直播间甩卖吗?还138元2瓶?这逻辑根本不通。

更讽刺的是,消费者里不乏“自以为懂行”的人。有些人会觉得:“我喝酒多年,真假一入口就能尝出来。”结果往往是被假酒拿捏得死死的。原因很简单,假酒厂商不会傻到随便灌点劣质酒,他们会去找口感接近的基酒,甚至模仿包装。等你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可能酒都喝完了。

这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监管的缺位和平台的纵容。
很多网友问,为什么这种假酒能在直播间公开卖?难道平台一点都不知道?答案是——平台当然知道,但平台更在意的是流量和交易额。你想啊,一场直播几十万上百万的成交额,平台要抽成的。只要不闹大,平台就装看不见。只有等像老陈这样的博主站出来,事情被放大,平台才会被迫表态。

这让我想起拼多多当年的“假货风波”。很多人调侃“拼多多,拼的是勇气”,但实际上,不少人就是抱着“花小钱占大便宜”的心态去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电商平台的逻辑也一样:只要消费者还在贪便宜,假货市场就永远有生存空间。

回到茅台本身。有人说,茅台这么大一个公司,为啥还会被假货搅得焦头烂额?其实茅台自己也无奈。它虽然有专门的打假团队,每年投入巨额资金,但问题是假酒的利润实在太高。几十块的低端酒,换个包装,就能卖出几百甚至上千。你说这买卖,谁能挡得住诱惑?茅台要想彻底根治,几乎不可能。更要命的是,假酒卖得越多,消费者对“茅台”的信任反而被稀释

所以你看,这事最后最受伤的,不是那个买了138元假酒的人,而是茅台这个品牌。有人会觉得,“茅台不就是个被神话的白酒嘛,喝着跟别的酱香也差不多”。这种认知一旦扩散,对茅台的品牌溢价就是致命打击。

说到这儿,我忍不住想问一句:消费者到底该不该为自己的贪便宜买单?
有人说消费者是受害者,但在我看来,他们某种程度上也是“帮凶”。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去买“138元的茅台”,假酒厂商哪来的市场?所以啊,别光骂假酒,贪便宜的心理才是假酒市场的温床。

再换个角度看,这事还真戳到不少人的痛点。现在年轻人很少有人会花两千多买一瓶真茅台,但他们又想体验“喝茅台”的感觉,于是假酒正好满足了这种“心理消费”。这是不是很讽刺?真茅台成了社交货币,假茅台成了心理安慰。

当然了,这事到最后,可能会演变成茅台公司出面严打,平台自查整改,商家被罚关店。但过几个月,你会发现,换个马甲的“茅台”还会在别的直播间冒出来。就像打地鼠一样,打掉一个,还有无数个在冒头。


你会买吗?如果某天你在直播间看到“138元两瓶茅台”,你会抱着试试的心态下单吗?

这就是“138元五星茅台”的故事:一个直播乱象的缩影,一场消费者和假货之间的角力。说到底,这不仅是茅台的烦恼,更是所有电商平台的阴影。

来源:斌说Bi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