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击试验,中国动真格了,地球可躲过百年危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7 18:00 4

摘要:把科幻片搬进现实,中国这次动真格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亲自放话,要用发射器把小行星撞出轨道,以保地球百年平安,这可不是开玩笑,是真刀真枪的“太空防御”,在中国航天史上可是破天荒头一遭!但问题是,咱为啥要费这么大劲撞小行星?试验背后藏着多少黑科技?又能给全世

把科幻片搬进现实,中国这次动真格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亲自放话,要用发射器把小行星撞出轨道,以保地球百年平安,这可不是开玩笑,是真刀真枪的“太空防御”,在中国航天史上可是破天荒头一遭!但问题是,咱为啥要费这么大劲撞小行星?试验背后藏着多少黑科技?又能给全世界带来怎样的震撼呢?

还记得阅兵式上那支“深空蓝”方队不?崭新军旗一亮,气场全开。一句“维护太空和平安全”,更是让军迷们集体瞪大眼,咱中国军队是把战场从地球拓展到星辰大海了?可别以为这支军事航天部队只是摆造型。

阅兵刚结束不久,探月总师吴伟仁院士放话,中国要动手打小行星了,这可不是科幻片,是真刀真枪搞“小行星防御计划”。咱们要像地球盾牌一样,主动出击,给可能撞向地球的“天外飞星”来一记精准KO。

为啥选择这时间点做这个事?看看历史就知道了,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直接把恐龙从“地球一哥”干成化石;1908年通古斯爆炸,2000平方公里森林秒“剃光头”,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爆炸,上千人受伤。危险从未远离,人类已发现3.7万颗近地小行星,2325颗是“潜在威胁”,158颗被重点盯防,可这类小天体发现率还不到10%,相当于头顶悬着无数“不定时炸弹”。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2024年初,一颗编号“2024 YR4”的小行星,直径40到100米,一度让全球屏住呼吸,虽说最后是虚惊一场,但它2032年还有1.5%概率撞过来,威力顶500颗“小男孩”,一砸一个城市没了。而就在9月3号晚上,又一颗小行星以每秒12.5公里的速度,从地球上空21万公里的地方“贴脸而过”,这威胁可不是闹着玩的。

作为一个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必须尽到保护世界的重任,因此“撞击行星”计划应运而生。那咱们咋拦截呢?目前国际上主流的防御手段,美国喜欢搞动能撞击实战,简单粗暴;大俄把核爆当最后底牌。相比之下,咱中国走的是“智慧流”,也就是“伴飞+撞击+伴飞”三步走:先派个“侦察兵”绕着小行星转,摸清体重、速度、结构;然后“刺客”出场,高速撞上去,改变它的轨道;最后“侦察兵”再回来复盘,看看效果如何,只要轨道能偏个三五厘米,就能保证至少上百年不会再打地球的主意了。

只不过,这事儿技术难度太大了,可能大伙以为,打小行星就是撞上去就完事了,听着简单,实则难度大的无法想象,吴伟仁院士说“撞得准、推得动、评得出、说得清”,每句都是“地狱级”技术考题。

首先就是距离,目标小行星远在千万公里外,探测器飞过去得按年算。更绝的是,要在宇宙里找颗直径才几十上百米的“小不点”,堪比在太平洋里捞一根针。找到了还不算完,还得面临通讯延迟这个障碍,全程地球没法实时遥控,得靠探测器自己“脑补”,自主导航必须拉满。

其次就是轨道控制这个活,到了小行星附近想伴飞?难度堪比登天,月球、火星有引力能“抓住”探测器,小行星引力弱得跟没有似的,飞慢了容易被甩,飞快了,直接撞上去了,全程都在“走钢丝”,姿态控制得精确到毫米级,稍有不慎,任务直接泡汤。

最关键的是“推得动”,小行星动辄几十万吨,探测器才几百公斤,撞上去就像拿鸡蛋砸石头,所以说,光靠蛮力没用,得靠“巧劲”:在正确位置、以正确角度、用20马赫以上速度撞击,精准释放230万吨TNT的能量,才能让直径150米的小行星轨道偏离10%。

技术是很难,但咱早有准备。“中国复眼”正加速建设,二期能盯750万公里内目标,三期直接扩到1.5亿公里,加上紫金山天文台的天地组网,相当于给地球装了“太空预警雷达”,足以给目标行星来个厘米级定位。

说起来,最早玩“太空撞击”实验的是美国,2021年11月美国发射DART“飞镖”探测器,610公斤的小家伙飞了10个月,才在1100万公里外撞上163米的“迪莫弗斯”小行星,这一波撞击可不得了,时速2.4万公里,撞出了1.6万吨岩石尘埃,愣是把轨道周期缩短33分钟,算是给人类小行星防御开了个头,证明能撞准、也能撞偏。换句话说,以后真有灭世行星冲过来,人类不再只能干瞪眼了,而是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但美国那会儿是“单打独斗”,虽然拉了几个国家帮忙看数据,但核心技术和任务主导权,还是自己攥在手里。现在中国接棒,要做全球第二,但咱们玩得讲究,一开始就喊话“全球合作”,地面监测、设备研制、数据成果全共享。这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毕竟小行星撞地球不分国籍,出了事谁也跑不了,大家各自为战,不如组队织张全球防御网。

而且咱们可不是临时起意,《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早画好路线图:2030年先搞动能撞击,2035年前掌握推离技术,2045年初步能控小行星轨道,这次任务,就是这张蓝图上的关键一步。

当然了,咱花那么大代价去拦截,可不只是“拆炸弹”,顺带还有了“太空提款机”,吴伟仁院士早说了,小行星是“太空宝藏”:灵神星16万吨铂金,比全球GDP加起来还值钱;稀土比中国还多,水冰从这儿取,运到月球成本直接砍90%,以后去月球火星,不用“背水一战”,直接就地“接水管,这波血赚。

可光和平开发还不够,太空早就不是“清净地”了!美国2019年就搞了太空军,2025年预算飙到260亿,还在亚太建200个干扰基站盯着中国卫星,“星链”都敢靠近“天宫”逼咱紧急避险,特朗普上台后,又斥资1750亿搞“金穹”计划,明着把太空当战场。

所以说,中国必须未雨绸缪,2023年反卫星导弹成功试射,去年军事航天部队亮相,现在搞小行星撞击试验,既是练“太空精准打击”的技术,也是建威慑。你能干扰我卫星,我也能同步反制,这才是太空安全的“平衡术”。这场跨越6500万年的防御战,中国正从跟跑者变领跑者。一个全新的太空大开发时代,正在拉开序幕,而这一次,中国没有缺席。

来源:保德全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