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资讯 | 羽衣甘蓝🥬,这个“超级蔬菜”有什么魔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4:42 1

摘要:羽衣甘蓝的膳食纤维含量很丰富,给人的感觉有点嚼不烂。它的总膳食纤维含量高达4.1克/100克,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3.2克/100克,是圆白菜的3倍多。

“纤体瓶”

“轻体果蔬瓶”

“轻畅羽衣甘蓝”

……

近日,多家奶茶店上新了

羽衣甘蓝为原料的饮品

有评论称它为

“减脂必吃”“通便神器”

原本口感苦涩的羽衣甘蓝

突然成为“超级植物”

20年前无人问津的“西洋菜”

如今在山东高密撑起了

年产值超2000万元的产业

羽衣甘蓝

终于被看见了

七年时间走到亚洲第一生产基地

时间倒回2005年

当王翠芬从荷兰引进的羽衣甘蓝种子

首次播撒在高密的土地上

等待她的却是连续7年的试错

王翠芬是万亩良田家庭农场负责人

1998年开始种植蔬菜

今年是她入门种植行业的第27个年头

“我们最初种植是用于出口

这个‘舶来品’种起来可不容易

冻死、旱死、涝死

连国外专家都说不清问题的根源”

羽衣甘蓝在国内

最初作为观赏植物推广

后来逐渐拓展至食用领域

这位曾种植菠菜出口的农妇

刚开始接触种植羽衣甘蓝的时候

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在田间搭建简易实验室

用温度计记录每小时的温差变化

一步一步往前走

不断试错,为此交了不少‘学费’”

通过7年的努力

王翠芬逐渐掌握了

羽衣甘蓝的种植技巧

育苗、种植、管理、采收

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15℃的恒温环境

更适合培育幼苗

30厘米

是适合羽衣甘蓝种植的黄金株距

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

采收周期也需要分类把握

突破种植瓶颈后

从2012年开始

万亩良田家庭农场

羽衣甘蓝种植面积

以每年30%的增速扩张

2024年增长到了

单季种植面积2000亩

成为亚洲面积最大的

羽衣甘蓝出口种植基地

年产量突破5000吨

约占欧美市场10%的份额

“奶茶届”掀起的“热风”

走进万亩良田家庭农场

羽衣甘蓝种植大棚里

水肥一体化

植保无人机

智能诱虫灯

防草地膜

大豆生物菌肥

……

完善配套的智能农业设施

映入眼帘

羽衣甘蓝种植实现了

播种、移栽全程机械化

有了大棚和这些配套设备

使用临期牛奶和腐熟的

大豆、花生、核桃等

作为底肥进行种植

羽衣甘蓝可以实现全年供应

且193项农残检测常年保持“零超标”

2024年10月

国内某茶饮连锁品牌采购团队

来到农场种植基地

现场考察羽衣甘蓝的品质

每长出一茬就抢付定金

这场由新茶饮引发的“风暴”

使羽衣甘蓝价格

从2023年的每斤几元

暴涨至每斤20~30元

国内市场占比

5%跃升至55%

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发展

农场近两年联合了10多家企业

共同研发出

羽衣甘蓝面条、糕点

酸奶、果蔬酱

40多款深加工产品

其中冻干粉生产线每小时

能处理1.5吨羽衣甘蓝鲜叶

制成的羽衣甘蓝代餐粉

上线3个月

就成了电商细分品类冠军

“超级蔬菜”到底超级在哪里?

羽衣甘蓝最大优势是

全面的营养和高营养密度

可以提供大量的日常必需

矿物质、益生元、碳水化合物

因此也被称为“一种完整的食物”

羽衣甘蓝的膳食纤维含量很丰富,给人的感觉有点嚼不烂。它的总膳食纤维含量高达4.1克/100克,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3.2克/100克,是圆白菜的3倍多。

平时增加一些羽衣甘蓝的摄入,能帮我们补充更多的膳食纤维,既能增强饱腹感,也能促进胃肠蠕动,保护肠道健康。

维生素C

羽衣甘蓝的维生素C含量为63毫克/100克,这个量比同为十字花科蔬菜的西兰花还高,更是大白菜的约1.7倍。还有的文献显示,其维生素C含量高达150~200毫克/100克。虽然烹调后会有损失,但赢在含量高,在补充维生素C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

维生素K胡萝卜素

羽衣甘蓝的胡萝卜素含量也很高,为4368微克/100克,这个量比胡萝卜(4107微克/100克)还高,更是西兰花的近29倍。其中β-胡萝卜素还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缓解眼疲劳和预防夜盲症有帮助。

钾和镁

羽衣甘蓝的钾含量为395毫克/100克,是香蕉钾含量的约1.5倍,丰富的矿物质钾对平稳血压有帮助,很适合需要控血压的人群食用。镁含量为53毫克/100克,比圆白菜、西兰花、大白菜等都高,充足镁的摄入对维持血压健康也有帮助,同时对维持骨骼健康方面也很有必要。

羽衣甘蓝的钙含量为66毫克/100克,即便牛奶是我们饮食中补钙的主力军,可蔬菜中的钙也尤为重要。羽衣甘蓝的钙含量虽然比不上小油菜和小白菜,但比大白菜、圆白菜、西芹、西兰花、生菜等都要高一些。

这只是羽衣甘蓝中常见营养素的优势,另外它还含有一些植物化学物,例如花青素、硫代葡萄糖苷,对健康也很有益处。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