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等一回!年度天象“红月亮”今晚上演:肉眼、手机都能观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7 11:27 2

摘要:今夜,一场震撼人心的天文奇观即将点亮苍穹——时隔三年,年度重磅天象“红月亮”月全食将于北京时间9月7日午夜至日凌晨完整呈现。这场持续小时22分的“血色浪漫”,将成为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天文事件之一。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家介绍,此次月全食我国全境可见全过程

今夜,一场震撼人心的天文奇观即将点亮苍穹——时隔三年,年度重磅天象“红月亮”月全食将于北京时间9月7日午夜至日凌晨完整呈现。这场持续小时22分的“血色浪漫”,将成为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天文事件之一。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家介绍,此次月全食我国全境可见全过程,且观测门槛极低,无需专业设备,仅凭肉眼即可感受宇宙的壮美。

月全食的魔力在于其精确到分钟的戏剧性变化。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数据,本次月食将经历五个关键阶段:23时28分月球进入地球半影(半影食始),此时月光开始微妙暗淡;零时27分“初亏”阶段,月面仿佛被无形之手啃噬出缺口;131分“食既”时刻,月球完全隐入地球本影,全食阶段正式开启。最令人屏息的“食甚”出现在212分,月球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近距离仅362公里,此时月面将呈现最浓郁的铜红色调。随着53分“生光”阶段到来,银辉将如破晓般从月缘重现,直至356分“复圆”完成月神的重生之旅。

为何月球会变身“红月亮”?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解释,当地球完全遮挡太阳直射光时,部分波长较长的红光通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到达月面,这种“瑞利散射”效应类似日出日落时的霞光。有趣的是,月食期间若用分光仪观测,还能通过月球反射光分析地球大气成分——火山喷发后的尘埃会使“血月”颜色更深。据NASA历史数据对比,本次月全食因近期平流层气溶胶含量较低,预计将呈现明亮的橙红色调。

对于普通公众,只需选择东方开阔地带即可肉眼观赏。北京天文馆建议:使用手机拍摄时打开专业模式,将ISO调至400-800,曝光时间控制在1/30秒以内,辅以小型三脚架固定。摄影爱好者可采用200mm以上长焦镜头,借助“食甚”前后10分钟的黄金窗口期捕捉最艳丽的红月特写。更有发烧友计划通过光谱仪记录月食全程颜色变化,这些数据将助力科学家研究地球大气透射率模型。

这场天象勾连起跨越三千年的文化记忆。殷墟甲骨文中早有“月有食”记载,而汉代张衡在《灵宪》中首次提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解释。对比2022年118日的上次月全食,本次“红月亮”持续时间延长了4分钟,这与月球轨道近地点位置变化有关。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指出,未来三次月全食(2028-2030年)我国均只能观测到部分阶段,本次完整过程更显珍贵。

当月球亮度减弱万倍时,原本被月光掩盖的星空将华丽登场。天津天文爱好者协会提示:全食阶段可尝试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月球附近的木星(-2.9等)与昴星团,此时银河核心区也恰好在南方天空显现。更难得的是,国际空间站将在47分从北京上空飞过,形成“人造星辰”与“红月”同框的绝妙画面。

随着55分半影食终的来临,这场天文盛宴将画上句号。但宇宙的馈赠远未结束——据计算,2026月还将上演更罕见的“超级月亮+月全食”组合。正如一位资深天文摄影师所言:“每次月食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今夜我们不仅见证光影魔术,更是在阅读地球与月球用亿年时光写就的浪漫日记。”准备好你的眼睛和心灵,这场跨越时空的宇宙剧场即将拉开帷幕。

来源:科学好作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