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央宣传部传媒监管局、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互联网媒体平台公司和有关产业企业代表等领导嘉宾参加此次研讨,为进一步巩固良好新闻传播秩序和文化环境建言献策。
3月21日,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在北京组织召开有关产业新闻宣传“打假治敲”研讨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张首映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宣传部传媒监管局、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互联网媒体平台公司和有关产业企业代表等领导嘉宾参加此次研讨,为进一步巩固良好新闻传播秩序和文化环境建言献策。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陆先高介绍,此次研讨会是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习贯彻中宣部2025年“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会议精神,联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针对汽车、航空等产业领域出现的媒体传播生态和网络舆论环境痛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的会议。作为汽车行业协会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在致辞中对上届研讨会后续落地成果表示感谢,分享了中汽协会在维护行业传播舆论所开展工作的情况,同时介绍了汽车行业在新发展阶段遇到的新闻传播生态方面的新挑战,列举来自车企一线反馈的共性痛点问题、网络乱象的典型表现、对行业企业发展的危害等,并对维护清朗健康舆论环境、整治网络传播乱象,确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多条针对性的建议。中汽协会愿加强多方合作,及时总结经验并就当前所出现的新型涉企新闻违法违规问题探索有效解决路径,共同营造有利于汽车行业发展的健康舆论环境。会上,理想汽车、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东风汽车等相关企业代表分享了企业新媒体宣传的优秀案例和经验,对部分自媒体针对企业的新闻敲诈、唱衰诋毁企业品牌、恶意诱导消费者过度维权等问题进行研讨。互联网媒体平台公司等平台企业代表进行了问题梳理和解答,并为解决部分自媒体宣传报道乱象提出了有效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殷乐在会上结合具体案例,对人工智能背景下虚假新闻传播与治理的新变化、新动态、新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副总编辑、中国汽车报总编辑桂俊松指出,汽车产业保持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于良好产业生态的构建,要建立“和合共生”的产业新生态。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有关产业新闻发布权限,确立自媒体新闻传播边界,依靠主流媒体及时澄清事实真相、回应公众关切。并且,相关部门要加强虚假新闻整治力度,营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清朗健康舆论环境。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宋光茂表示,2025年全国“打假治敲”专项行动特别提出了“突出重点、破解难点”,这是今年“打假治敲”具体推进工作中的着力点。“打假治敲”重在“打假”,需突出汽车等重要行业舆情治理,要对多样化的新闻敲诈实施重点整治。同时,破解自媒体有效监管、敲诈行为与舆论监督较难判别、技术手段隐蔽化等新型挑战。完善“行政+司法+行业”协同治理体系,推动形成以法律维权为主导、跨部门联动为支撑的社会共治格局。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段玉萍对有关产业新闻宣传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提出相关企业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同时面对新闻敲诈和虚假新闻要敢于维权、善于维权,加强行业自律,及时有效处理重大新闻舆情。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就涉企网络侵权行为问题举报、面临的形势、下一步工作考虑等方面与汽车企业代表作了沟通交流。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张首映最后指出,政府相关部门、有关企业、行业协会、互联网平台等各方要共同努力,坚持正确新闻舆论导向,营造汽车、航空等支柱产业良好的舆论环境,始终保持对新闻违法违规活动的高压态势,推动“打假治敲”工作取得更多实绩实效。
来源:汽车纵横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