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客户端】丰城春灌正当时:水利赋能,奏响丰收新乐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18:43 1

摘要:“春雨润如酥,春灌正当时。” 在丰城,广袤大地正迎来一年中关键的春灌时节。同期,江西省水利厅2025年第一期江西水文化走基层活动也将首站定于此,调研组深入丰城的水利设施与乡村,探寻春灌背后的水利奥秘,解锁水利工程助力农业生产、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密码。

“春雨润如酥,春灌正当时。” 在丰城,广袤大地正迎来一年中关键的春灌时节。同期,江西省水利厅2025年第一期江西水文化走基层活动也将首站定于此,调研组深入丰城的水利设施与乡村,探寻春灌背后的水利奥秘,解锁水利工程助力农业生产、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密码。

紫云山水库:丰城春灌的核心引擎

春日,暖阳倾洒在丰城市南部铁路镇的紫云山水库上,湖面宛如一块未经雕琢的巨大碧玉,澄澈的湖水倒映着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与岸边葱郁繁茂的青山相互映衬。微风轻拂,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在日光下闪烁着细碎的金色光芒,与周边广袤的田园风光交织成一幅灵动秀美的山水长卷。

▲调研小组走进紫云山水库纪念亭 摄影|章玥

紫云山水库地处鄱阳湖环湖区清丰山溪水系上游,坝址距丰城市城区50千米,是丰城春灌的核心水源地。其充足的水量储备,恰似一只稳定有力的大手,稳稳托举起周边地区民生用水与农业灌溉的重任。早在春灌开始之前,相关部门便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细致且全面的准备工作。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水库设施设备展开“地毯式”检查维护,累计检修40多门座闸、100多台启闭机,排查200公里灌溉渠道,修复十几处破损渠道,全力保障输水通道畅通无阻。同时,与气象部门紧密协作,实时掌握天气变化与降水趋势,据此科学制定春灌用水计划,为春灌工作的顺利开展筑牢根基。

丰东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心紫云山站站长蒋晓亮介绍道:“紫云山水库集灌溉、防洪、发电、养殖等功能于一体,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实际灌溉16万亩,主要通过自流灌溉,将清澈库水引入农田,是当地农业丰收的坚实保障。” 此外,水库1.05万亩养殖水面年产鲜鱼32万千克,不仅丰富了渔业资源,更带动了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紫云山水库水利风景区 摄影|庄晓冬

3月22日,紫云山水库春灌工作正式开启。在春灌过程中,严格依循前期制定的用水计划,结合不同农作物的需水规律以及土壤墒情,精准调控水库水位与流量。采用轮灌与续灌有机结合的方式,合理分配珍贵的水资源,优先确保水稻育秧田、蔬菜种植区等急需用水区域的水源供应。截至目前,已累计供水98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超10万亩次。各灌片管理站工作人员也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对渠道的日常巡查,一旦发现险情立即制止、处理并及时上报,坚决杜绝擅自堵水、截流、拦渠等不当行为,切实保障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工作人员还深入灌区,积极向群众宣传节水知识与春灌政策,群众的节水意识与用水配合度大幅提升。

此次春灌聚焦三个关键:在确保水库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巧妙利用春季降水与上游来水,科学蓄水,让水库 “蓄满能量”;节水优先、统筹推进,通过统一调度,精准把控供水时机与水量,大幅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着眼长远,为下一个灌溉周期的蓄水、供水筑牢根基,保障整个灌溉体系的可持续运转。

正因前期准备充分、过程中精准调度配水以及强化用水管理,紫云山水库周边城镇春灌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各类农作物按时播种,在春日里茁壮成长,为全年丰收夯实基础。同时,春灌有效改善了灌区土壤墒情,提高了土地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

丽村镇朱木庭水生态文明村:春灌催生乡村旅游热

走进丽村镇朱木庭水生态文明村,这里的油菜基地吸引了四方游客纷至沓来。步入村庄,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肆意绽放,金黄花海如一片金色的浪涛,在微风中轻轻翻滚,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而在这片迷人花海背后,是当地不断优化的农业灌溉条件在默默发力。

▲丽村镇朱木庭水生态文明村油菜花基地 摄影|庄晓冬

“在水库水渠改造前,农户用水困难,稻稻油种植模式难以推行。改造后,我们实现精准控水、引水、排水,一年能满足四十万吨供水量,农户再也不用担心缺水问题。” 丽村镇对木村党支部书记邹艳华说道。当地凭借完善的灌溉设施,为油菜花生长提供充足水分保障。精准灌溉技术让油菜花生长态势良好,花期得以延长,不仅提升了观赏价值,更推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

▲丽村镇朱木庭组灌溉渠道 图片提供|丰城市水利局

2022年,丽村镇朱木庭组凭借突出的水生态建设成果,成功获评省级水生态文明村,实现“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的 “三清” 目标。目前,朱木庭水生态文明村主要种植富硒大米、西瓜、花生、高产油等农作物,水利设施的更新升级成为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生态改善的核心动力,为丽村镇全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 “活力源泉”。

玉华山水库:春灌保障的新兴力量

在丰城市荷湖乡,玉华山水库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工人们精神抖擞,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作业。大型机械设备往来穿梭,精准挖掘土方、高效浇筑混凝土,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循施工标准稳步推进。

▲省水利厅调研小组走进水库施工现场 摄影|章玥

玉华山水库作为清丰山溪丰水上游支流希望水的控制性工程,距丰城市区约38千米,在区域水利布局中举足轻重。这座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9.9平方公里,总库容5392万立方米,设计日供水能力15.9万吨,规模可观。

目前,水库主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1号主坝的围堰已经修筑完成,紧接着完成了1号主坝特定区域的开挖和边坡防护工作,现在正全力进行防渗墙施工。其中,1号和2号防渗墙已经完工,3号防渗墙的25个施工部分里,已经完成了21个。地下连续墙的建设面积达到了3259平方米,累计浇筑了3731立方米的混凝土。导流隧洞进出口的露天渠道开挖、进出口洞脸的挖掘以及混凝土防护工作都已结束,总共开挖土方14.65万立方米。眼下,隧洞内部的挖掘工作正在持续推进,已经挖掘了大约2450立方米,进口方向洞身推进了30米,出口方向洞身推进了33米。

施工保障工程也全面就位。1号营地和2号营地连同生活配套设施都已经建设好并且投入使用,混凝土搅拌系统、砂石料加工系统等临时工程也搭建完成,目前正平稳运行,为整个项目的推进提供坚实保障。环库公路进场段的箱涵全部完工,土方挖运累计完成10.51万立方米,填筑完成9.09万立方米,混凝土挡墙建设了1600.75立方米,溢洪道下游桥的桥梁铺设工作已经结束,现在正在1+700路段进行边坡防护施工。

在水保工程建设方面,水保施工单位在2月15日就进场开工了。现在,2号土料翻晒场、2号主坝、溢洪道等施工区域正在进行地表清理工作,累计清理面积达到4.94万平方米。1号表土存放场已经完成了大概200米的填土装袋工作,还修建了约30米的浆砌石挡墙;2号土料翻晒场完成了大约740米的填土装袋工作;3号土料场和2号石料场截水沟的土方开挖完成了约430米,底板浇筑完成约300米。

据玉华山水库工程项目部副主任鄢忠清介绍:“目前工程稳步推进,预计两年半内建成。待水库正式投入使用,将成为丰城市主要储备水源地,有望逐步取代部分赣江水源,提升居民用水质量,让市民喝上更优质、安全的水。”

▲玉华山水库现场部分施工概况 摄影|庄晓冬

建成后的玉华山水库将成为清丰山溪流域防洪体系关键一环,保障下游荷湖乡、丽村镇等乡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供水方面,与赣江水源互补,满足丰城市中心城区供水需求,解决城市安全用水问题;农业灌溉上,将替代大石水库及周桂华山塘,承担下游1430亩耕地灌溉任务,为春灌及全年农业生产提供稳定水源,助力丰城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次调研中,调研组还前往龙头山水电站、小港自来水厂、赣东大堤、洪州窑碗泥岭、前山水库等地深入调研,深刻洞察水利与当地 “春灌” 的紧密关联,见证丰城悠久历史底蕴。

活动结束之际,此次活动的带队者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龚晓明总结道:“这次春灌期间开展的水文化走基层活动生动诠释了治水兴农的时代内涵。从紫云山水库科学调度,为春灌输送‘及时水’,到朱木庭水生态文明村以幸福河湖建设托起千亩油菜花海,为农村文旅增添美景,再到玉华山水库的建设者们在山峦间编织水利经纬,为未来春灌及农业生产筑牢根基。让我们不仅认识到水利在春灌中的核心地位,更进一步深刻感受到水利工程‘润物无声’的民生担当。”

截至3月26日,丰城市灌溉水量约107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约36.66万亩,涉及农业人口约67.9万人,粮食总产约 0.3亿公斤。未来,丰城将在水利持续赋能下,以水为墨、以地作纸,绘就经济繁荣、生态优美、百姓富足的崭新画卷,朝着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美好愿景大步迈进,书写更为辉煌的发展篇章。(庄晓冬 汤国强)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