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不是民警及时劝阻,我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可能全没了!”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居民张阿姨被骗子以“投资理财”的方式实施诈骗,北海市公安局海城分局反诈专班民警依托精准反诈预警机制,成功拦截劝阻,避免群众20万元损失,这是海城公安筑牢反诈防线的一个缩影。
“如果不是民警及时劝阻,我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可能全没了!”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居民张阿姨被骗子以“投资理财”的方式实施诈骗,北海市公安局海城分局反诈专班民警依托精准反诈预警机制,成功拦截劝阻,避免群众20万元损失,这是海城公安筑牢反诈防线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海城分局深化预警劝阻、警银协作、精准宣传等举措,全力构建起坚实的反诈“防火墙”,全区电诈案件立案数、损失金额同比分别下降41.4%、41.2%。
整合资源 搭建高效预警体系
近日,海城分局反诈专班预警显示,辖区居民李某的交易行为特征与“刷单”诈骗受害人特征高度吻合,疑似正在遭受诈骗。分局第一时间将该预警线索推送至辖区银行,确认李某存在资金高危交易特征,并发现李某在网点取现6万元。海城公安立即指派就近警力火速赶赴现场,成功拦截这笔资金。
海城分局积极整合警种资源,依托预警平台,将预警信息细致划分为“紧急、高危、中危、低危”四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采取差异化的应对策略。一旦接收到紧急预警信息,反诈专班立即启动“公安+银行+通信”多方联动机制,银行对涉诈账户进行紧急止付,通信运营商临时关停受害人的电话,阻断诈骗分子的资金转移通道与通信联络。
此外,海城公安与市公安局侦查中心、辖区银行深度联动,做到“自主研判预警”,依托涉诈案件数据库,通过深度分析已破案件的作案手法、受害人特征及资金流向,实现对高风险人群的精准识别与精准劝阻。
警银协作 守住“最后一道闸门”
7月15日,海城区某银行发现储户张大爷欲向陌生“对公账户”转账20万元,网点立即推送线索至反诈专班。反诈专班民警刘有泽电话劝阻遭拒后,迅速启动预案,协调银行保护性止付,联合派出所警力赶赴现场。刘有泽到场表明身份并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进行劝阻,联系家属核实情况,最终让张大爷醒悟。从预警到拦截仅用时23分钟,成功保住张大爷20万元的养老钱。
为守住资金“最后一道闸门”,分局与辖区各银行合作,建立“三必做”工作机制,即在群众进行大额转账取现时,必须询问转账取现目的、必须告知公安机关会核实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必须进行反诈宣传,特别是针对大额转账、陌生账户交易、老年人异常操作等易涉诈情形,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联动处置。同时,银行采取保护性止付、限制交易金额措施,防止资金转出。今年以来,分局累计劝阻群众23名,拦截现金97万余元。
除了警银拦截外,海城分局还联合辖区银行推行“警银直通”机制,在银行网点张贴“反诈民警联系牌”,当群众对转账存疑时,可直接拨打联系牌上电话咨询民警。
齐抓共管 凝聚全民反诈合力
“每成功劝阻一起诈骗,就是守住一个家庭的幸福。”海城分局局长方良涛说。分局以“创人民满意公安”活动为抓手,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建“反诈联盟”,形成党政领导、公安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并联合银行推出“转账前警示”等机制,联合校园建立“学生反诈守护群”推送预警信息,联合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组建“反诈瞭望哨”,常态化入户宣传。今年以来,分局累计开展反诈宣传170余场次,分发宣传资料4.7万份,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
同时,海城分局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矩阵优势,精心制作反诈推文、视频短片,将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实用的反诈技能传播给更多群众。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主动加入到反诈队伍中,形成了全民反诈的强大合力。
来源:平安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