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鬼可怕的是穷!有人“捡漏”凶宅,有人避之不及,谁能掌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18:26 1

摘要:在大众的认知里,凶宅总是和阴森、恐惧联系在一起,让人敬而远之。然而,在房地产市场的隐秘角落,凶宅交易正悄然兴起,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商业链。不少人从中看到了商机,甚至衍生出了新的职业。接下来,就让我们揭开凶宅买卖背后的重重迷雾。

在大众的认知里,凶宅总是和阴森、恐惧联系在一起,让人敬而远之。然而,在房地产市场的隐秘角落,凶宅交易正悄然兴起,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商业链。不少人从中看到了商机,甚至衍生出了新的职业。接下来,就让我们揭开凶宅买卖背后的重重迷雾。

几年前,南京一套三层420平的别墅进入拍卖市场,瞬间吸引了众多目光。同区域同类型的别墅市值高达1200多万,而这套别墅起拍价却仅有400万,背后的原因便是它被定义为凶宅。

即便如此,此次拍卖会通过网络直播,吸引了超过40万人围观。整个拍卖过程跌宕起伏,历经138轮激烈竞拍,93次延时。最终,这套别墅以786万的价格成交。仔细研究竞拍记录,成功竞得的买家多次主动加价,总计加价60多次,对这套凶宅的渴望溢于言表。

那么,买家耗费大量精力和资金拍下这套发生过命案的别墅,是准备自住吗?实际上,大多数买家另有所图。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凶宅普遍心存忌讳,凶宅的售价通常只有市场价的七成左右。但银行在进行房产评估时,评估体系中并未将凶宅这一特殊属性纳入考量。

这就意味着,买家花费786万购入价值1200万的别墅后,银行评估人员会按照正常的市场价值,认定该别墅价值1200万。

一些深谙投资之道的人,正是抓住了这一市场漏洞,低价买入凶宅,随后将其抵押给银行获取高额贷款。凭借这种操作,凶宅成为了他们获取现金流的有效杠杆,他们得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其他投资项目中,实现资本的快速运转与增值。

凶宅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催生出了凶宅试睡员这一独特的职业。某平台公开招聘凶宅试睡主播,招聘信息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份工作的内容并不复杂,试睡员只需入住凶宅,开启直播,将自己在居住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包括房屋的环境、设施,以及自身的感受等,向观众进行详细讲解,就能按每分钟1元的标准获得报酬。照此计算,一天直播24小时,试睡员最多可赚取1440元。如此诱人的报酬,使得招聘信息发布仅一天,就吸引了100多人报名。

对于那些有购买凶宅意向的人来说,内心往往充满了矛盾与纠结。一方面,凶宅价格相对低廉,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人们对凶宅又存在心理上的恐惧和忌讳。

凶宅试睡员的出现,恰好有效化解了这一矛盾。试睡员通过直播的方式,让潜在买家能够直观、全面地了解凶宅的真实情况,帮助他们消除顾虑。

在直播过程中,试睡员还会同步挂上凶宅的购买链接,或直接开展线上拍卖活动。以苏州姑苏区的一套凶宅为例,通过试睡员的直播引流,成功吸引了24人报名竞拍,最终这套凶宅以283万的价格成交,比市场评估价高出80万。由此可见,凶宅试睡员凭借创新的营销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凶宅的交易,成为凶宅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香港,伍冠流凭借在凶宅交易领域的出色表现,被人们称为“凶宅大王”,业界更是尊其为“鬼王”。伍冠流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早早投身于凶宅投资领域。他通过各种渠道,以较低的价格购入凶宅。随后,他并不急于将这些凶宅出手,而是选择囤积一段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和大众的心理观念会发生变化,此时他再将凶宅以高价出售。除了售卖,伍冠流还将部分凶宅出租给那些对凶宅并不在意的租户。据了解,伍冠流手中持有几十套凶宅,多年来,靠着买卖和出租凶宅,他赚得盆满钵满,资产达上千万。

在内地,同样有不少投资者瞄准了凶宅市场。但由于凶宅交易本身的特殊性,相关信息较为隐蔽,且目前国内尚未形成规范的凶宅交易市场,缺乏完善的交易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导致这门生意处于相对灰色的地带。普通投资者很难获取准确的房源信息,也难以掌握交易的技巧和风险。

因此,从事凶宅投资的群体多为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和广泛人脉资源的专业人士,他们通过人脉关系网获取房源信息,进行私下交易。

尽管凶宅交易为部分投资者创造了财富,但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的社会因素。每一套凶宅背后,都承载着一段令人痛心的悲剧,这些悲剧不应该仅仅被视为商业利益的来源。当凶宅被过度商业化利用,成为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时,我们需要反思,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尊重生命,铭记这些悲剧带来的教训。

通过对凶宅交易的深入探究,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房地产市场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未来,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和市场监管的加强,凶宅交易市场又将何去何从?这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与思考。

文本来源 @楠哥有才气 的视频内容

来源:星座小讲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