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超过3年,增加3种慢性病患病风险,糖尿病首当其冲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14:15 3

摘要:桥本甲状腺炎是慢性病,如果治疗不彻底,非但会损伤甲状腺功能,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会诱发癌症。

桥本甲状腺炎是慢性病,如果治疗不彻底,非但会损伤甲状腺功能,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甚至会诱发癌症。

之所以有这样的危害是因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液中会出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这两种抗体会诱发糖尿病、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恶性疾病。

01.桥本甲状腺炎与糖尿病

横断面研究显示17%~30%的1型糖尿病成人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减的发生率也达到了4%~18%。尽管合并甲亢的发生率(1.4%~4%)明显低于甲减,但仍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时间通常早于一般人群,合并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影响糖代谢的状态。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我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均推荐在确诊1型糖尿病时应筛查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抗体。如结果正常,可以每隔1~2年重复筛查一次;如果在随访的过程中出现TAI,应进行更频繁的检测。

02.桥本甲状腺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升高了1~3倍,反过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TAI的发生率升高了1~6倍。

一项英国的大样本研究显示,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中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比例达到4.24%。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为5%~37%;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为5%~31%;两者均阳性的比例为4%~32%。不同地区和种族的人群差异较大。只有一项研究检测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抗体(TRAb)水平,提示6.9%为阳性。

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应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常规筛查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带来获益。

03.桥本甲状腺炎与红斑狼疮

一项研究显示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女性患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率升高超过了10倍。

还有一些证据提示甲状腺功能水平可能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活跃程度。一项研究显示推迟亚临床甲减治疗延长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的时间;另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跃的持续时间更长。

红斑狼疮难以治愈,还会引发神经系统、肾脏代谢异常,被称为“不死癌症”。

如何避免这些慢性病发生?

首先要积极治疗桥本甲状腺炎。

①积极监测

通过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TSH、TPOAb、TgAb)这些指标,明确病情发展的情况。

甲状腺抗体水平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表明您的免疫系统基础越不稳定,发生“免疫蔓延”。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的总体风险就越高,

例如TPOAb > 1000 IU/mL,甚至数千,这强烈提示免疫系统正在对甲状腺发起猛烈攻击,系统整体非常不稳定。

另外,如果抗体水平在一次次的复查中持续攀升,即使绝对值不是最高,也说明免疫紊乱在进展。这时就要提高警惕。

②积极觉察症状表现

如果伴随出现手、腕、膝关节疼痛、肿胀,或者脸部出现蝴蝶状红斑,就要及时做好疾病筛查。

其次,要调整生活方式。

① 减少不耐受食物摄入

消化食物靠的是消化酶。如果某种消化酶缺失,就无法消化对应的食物。

比如缺少二肽基肽酶,就无法消化含有小麦的麸质食物,出现麸质不耐受

如果缺少乳糖酶就无法消化乳制品。出现牛奶不耐受。

长期摄入不耐受食物,就会导致免疫系统更活跃,加重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②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可以摄入微量元素,稳定免疫机能,防止病情加重。

硒元素:巴西坚果、葵花籽、动物肝脏

锌元素:牡蛎、南瓜子、牛羊肉、蛋黄

维生素D:菌类。

想要预防桥本甲状腺炎病情加重,并诱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积极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很必要的。

来源:要健康要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