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健在的开国将帅只剩一位,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17:36 1

摘要:他5岁丧母,12岁参军,戎马一生曾8次负伤却依旧奔赴抗日前线。

编辑:GYF

他5岁丧母,12岁参军,戎马一生曾8次负伤却依旧奔赴抗日前线。

也正是有千万个如他一般的革命先烈,才有我们如今安稳生活。

可岁月荏苒,时光如梭,曾经那些与其一起厮杀的战友早已相继离世。

而他作为我国至今仍健在的最后一位开国将帅,他可谓是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

纵使前半生充满传奇,可人老珠黄后,身边却没有了挚友的陪伴。

即便如此,早已102岁高龄的他,依旧在竭尽全力的为国家做贡献。

那么这位开国将帅到底是谁?他又会撰写出怎样传奇的一生?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作为我国开国将帅的其中一员,王扶之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艰辛与苦难。

或许任谁也想不到,如今嘉奖伴身的他,童年的经历却远比人们想象的困难。

1923 年,他出生于陕西省的一户贫困家庭之中。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他的家庭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

虽说王扶之的诞生对他们一家来说,确实增添了不少负担。

可他的父母却仍然会把最好的都给他,哪怕自己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茁壮成长。

在他还是两三岁时, 由于母亲要在家里照顾他,父亲自然成了家里顶梁柱。

整日起早贪黑,只为多挣一些钱能让王扶之的童年不那么艰难。

都说“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本以为随着父亲的复出,生活条件会因此发生转变。

不曾想,王扶之5岁那年,她的母亲不幸患病,整日卧床不起。

父亲为了给她治病几乎走遍了整个乡镇,家里的积蓄更是早已见底。

最终即便用尽所有方法,仍没能将母亲留下来。

而随着母亲的离去,王扶之也决定为家里做点什么。

随即他便到了地主家的府上开始当牛做马,只为给父亲分担一点压力。

虽然打工期间总是枯燥乏味,但每当下班后,他就会围坐在大人堆里听他们讲关于部队的故

事。

每当讲到红军的光辉事迹后,王扶之总会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或许也正是这个时候,一颗红色的火苗正在他的心中被悄悄点燃。

直到他12岁后,本地来了一支军队,二话不说就对老百姓展开了援助。

王扶之上前一问这才知道,原来是他心心念念的红军来了。

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军队吗,在思考许久后他还是踏出了那一步。

“我可以成为你们的一员吗?”年仅12岁的王扶之问道。

本以为对方会直接拒绝他,没想到他却开始询问起他的年龄。

要知道,虽说当时国内动荡不安,但即便想要参军效力也要年龄达到成年。

而整日扎在大人堆里的他,对这些条件早已熟记于心。

于是他想都没想就表示自己早已年满17。

就这样,在一则善意的谎言下,王扶之也从一户地方农民转变成了红军的身份。

本以为参军后他也随着部队走南闯北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没曾想,仅是经过几次训练,他就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袭击。

当时由于红军先行一步,截获了敌军的行军路线,早早的就已埋伏了起来。

当敌军到达指定位置后,随着营长的一声令下。

整个山谷都萦绕着冲锋的回响,而王扶之作为少年营中的一员,更是不输前辈。

纵使子弹在头顶划过,也没能阻挡他冲锋的步伐。

而这次伏击也在红军事先的安排下,圆满结束。

王扶之也在这场战斗中,缴获了人生中第一把枪。

他的事迹也被大官员都注意到了,纷纷对他的行为做出了表扬。

一战成名后,他又随着部队经历了多场战役,最终都以胜利收场。

他在战场上英勇冲锋的身姿,也鼓舞了无数和他一样大的孩子们。

只要有他在,战局的胜利就已基本锁定。

之后的他几乎将陆军能做的职务都干了一遍,下到测绘院,上到作战科长。

参加的抗日战役更是数不胜数,期间无数次的出神入死,8次身负重伤。

最夸张的是,当他的部队遇到日军偷袭后,非但没有陷入被动。

反而还取得了重大优势,而他在这一战还截获了一辆日军的自行车。

然而当他来到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后,却差点因一次围堵丢掉了性命。

当时,王扶之受命前去朝鲜战场前行支援。

正当他身处地道和战友以及随行的记者讨论战术之际,美军的一颗导弹却歪打正着的命中了他们的地道口

一瞬间,整个作战指挥室发生了坍塌,王扶之也因躲闪不及时被压倒了废墟之下。

虽然很快就有支援部队出发,但由于当时战场之上的炮火从未中断。

这也导致本该如约而至的支援迟迟不能抵达并展开救援。

此时在废墟下的其他战友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甚至有的就连遗嘱都已经想好了。

就连他们的上司收到这样的消息后也发出了悼念电报。

然而不论环境如何极端,王扶之却从未想过放弃,他一次次的鼓励着战友还有生还的希望。

最终经过38小时的鏖战,他们竟然奇迹般的从废墟之中挣脱了出来。

或许也正是他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才会使其再次得以重见天日。

如今每当他回忆起这件事,神态依旧如往日一般铿锵有力。

为国付出告老还乡

回忆王扶之整个军旅生涯,大大小小的军功不计其,就连一等功他都立下了三次。

独立自由,解放勋章更的多达20余枚,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朝鲜颁布的一级国旗勋章。

直到1964年,为祖国统一奉献了大半辈子的他军衔也被提升至了少将,可以说戎马一生的他才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少将

随着抗美援朝的结束,29年从未想过回家的他,也对故乡产生了相思之情。

为了能见父亲一面,他迫不及待的就踏上了归家的旅程。

在路上他时不时的就会被祖国的大好河山给震撼到。

想不到曾经炮火连天的地方,待烟尘散去后竟然如此美丽。

或许自己多年来冲锋陷阵,为的就是这份宁静中的祥和气氛。

最终回归故里后的他,也如愿的再次和父亲相拥而泣。

他的父亲怎么也想不到,当年不辞而别后的“小红军”,一转眼就已经到了少将的位置。

他的事迹很快也在十里八乡传播开来,整个乡镇每户家庭都跑来他们家慰问这位老同志。

直到1998年,年事已高的他才选择正式退休,回家享受清净日子。

如今早已102岁高龄的他,依旧每日都在为国家大事操心。

每晚七点都会准时收看《新闻联播》,每每看到外国给我们泼脏水。

他依旧会站起身来口中大骂:“邪恶的美利坚帝国主义!”

结语:如今我们的安稳生活,和他们这些革命先辈脱不了关系。

也正是有他们在前线冲锋陷阵,才有我们如今国泰民安的社会现状。

如今数十位开国少将也只剩下王扶之一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能再多陪我们几天。

那么大家对于这位少将有什么自己想说的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王扶之

解放军报——2014年2月14日——自行车上的司令部——老红军王扶之在黄克诚身边的日子

中国军网——2020年8月1日——探访10位健在的开国将军:听他们讲述那段动人的故事

来源:真实人物采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