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本文的标题而言,我国第六代战机歼-36和美国第六代战机F-47的对决更像是“伪命题”,因为歼-36已经开始常态化试飞,而美国F-47还处于纸面阶段。
银杏叶
对于本文的标题而言,我国第六代战机歼-36和美国第六代战机F-47的对决更像是“伪命题”,因为歼-36已经开始常态化试飞,而美国F-47还处于纸面阶段。
在F-47发布时,一众美国媒体宣传,“F-47是全球第一架第六代战机”,甚至有人为此连夜更改了维基百科“第六代战机”的词条。包括美国空军在内,许多人对此坚称的理由是F-47的试验机已经试飞多年。
然而随着美国前任空军部长肯德尔最近两天亲自出来“打脸”——肯德尔表示F-47没有原型机,其试验机并不是F-47后,F-47与歼-36(包括歼-50)谁才是“全球第一架”的争论已无意义。
这或许是歼-36和F-47对决中的第一个“胜利点”,但这也仅仅是开始。
迷茫的F-47F-47最大的问题是,美国究竟想没想好F-47是用来做什么的?在官宣F-47之前,美国的六代机方向是迷茫的。戏剧性的是,在美国空军和海军提交六代机报告的几天后,美国政府就迫不及待地宣布美国将研发制造F-47战斗机。这更像是一个赶鸭子上架,亦或者说是为了政府宣扬政绩的“面子工程”。
F-47发布会,有史以来最滑稽的战机发布仪式
美国空军试图证明F-47将会是一架类似歼-36的重型空优战斗机,可是空优真的是未来美国空军最重要的关注点吗?肯德尔一针见血地表示,如果美国在第一、第二岛链连个机场都保不住,那么斥巨资建立的F-47机队放在哪呢?
作为美国的最大假想敌,连美国政界、军界都明白,中国并不准备和二战时的日本一样,和美国争夺夏威夷或南太平洋的制海权、制空权。
中国的战略目的很清晰,所以中国的制空平台也是基于成熟的战略目的设计的,如果美国胆敢干涉祖国统一进程,那么中国的空优集群和区域拒止战术会在第一时间摧毁美国的两大岛链。没有了岛链作为中继平台,美国的海空军就只能鞭长莫及。
所以与其设计一架重型空优战机,美国空军在西太平洋,可能更需要一架强化版的F-35B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
相比中国现阶段压根不会考虑自己的武器在加勒比海或者地中海如何作战,F-47倒是像一个小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没有质量、数量和全体系防御优势的辅助下,F-47未来部署在西太平洋的作用并不比F-22、F-35好多少,因为它还没有强大到改变空战游戏规则的程度。
先不论F-47的鸭翼会不会破坏全宽频隐身,就目前来看,许多幻想F-47没有垂尾的CG图也只能是网友们的一厢情愿了。因为波音孱弱的隐身战机研发能力,注定了F-47将会是一架不仅有鸭翼,还会有垂尾的“传统设计”战斗机。
最接近F-47的样式,来源于波音旗下的鬼怪工厂
笔者做出这样判断的原因不止是美国官方透露的F-47战机CG效果图疑似是带有垂尾的,也是基于波音糟糕的飞控研发能力。在缺少翼面和更多方向舵面的情况下,想要实现类似歼-36在第三次试飞时所呈现的优雅小半径盘旋,必须拥有强大的飞控能力。
反观波音,且不论它的民航客机之前使用臭名昭著的MCAS(机动特性增强系统)飞控软件导致多架客机出现毁灭性的空难。
在战机领域,波音最近三十年来主要的产品(包括验证机),例如XF-32、YF-118G等都是源自于其收购的道格拉斯公司,其本身是没有现代化战机研发设计经验的。
如果你说它毕竟可以依靠收购的团队来研发战斗机,可无论是YF-118G(试飞后飞行员拒绝再进行试驾,让这架“科幻”的验证机很早进入波音博物馆)还是后来的X-45、X-46无人机在飞控方面的表现全都是非常糟糕。
YF-118G被认为是F-47的技术源头之一,但其飞控能力很差,被认为是“飞行棺材”
而波音旗下最成熟的两款战机F-15和F/A-18的优秀飞控则来自上世纪70年代的麦道公司,和波音无关。
讽刺的是,美国空军给出波音胜选的理由竟然是波音的方案最激进,可见洛克希德·马丁和诺斯罗普·格鲁曼的方案会保守成啥样子。
既然飞控设计水平不够,那F-47拿出来的方案自然少不了突兀的翼面。因此笔者认为波音不可能在未来四年内拿出一架令美国空军满意的原型机,即便拿出来,它也是一架被拍扁的歼-20。
而这就意味着F-47顶多是一架五代半战斗机,因为无论理论上还是实际上,前后充满额外翼面的F-47是不可能做到全域隐身的。做不到类似歼-36、歼-50的隐身能力,那你又奢谈什么空优不空优呢?
这也是肯德尔之前要暂停NGAD的关键原因,你说美国六代机就拿出这么一个方案,还要花那么多钱、那么多投入,图啥?
当然,我们不排除F-47未来的样子完全不是现在的效果图,而是外形更接近中国六代机的版本,可那样波音将承担过去从未有过的研发复杂度。
不说别的,在CG图中F-47是单轮起落架,如果F-47真的想要成为一架空重40吨以上的“大家伙”,那么就不可能继续沿用单轮起落架。然而由于美国目前所有战斗机都是空重在30吨以下,使用单轮的起落架。因此为了适配F-47,连起落架都要重新设计和研发,而不能选择成熟产品。
F-47奇怪的单轮起落架
动力方面也是成疑,笔者之前还猜测想要实现类似歼-36的推重比,尺寸十分接近歼-36的F-47只能实现四发中推。洛马之前确实有四发中推的方案,以洛马的能力,笔者对其不会怀疑,可波音我们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战斗机塞更多发动机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除了让气动设计更为复杂外,飞控仍然是制约的关键。
歼-36为了实现超音速巡航,采用三发大推设计,为此它采用了颠覆性的气动设计,事实证明了这种设计让歼-36在空中表现的十分灵活。波音的X-36和其它的验证机,不好意思,向来以机动性保守而“著称”。
验证机都做不好气动设计的优化,现在你说F-47要通过复杂的设计实现强大的空优?说不怀疑是假的。做不到三发、四发,波音就只能短期使用双发大推,未来使用变循环发动机带来推力增益——这也是波音可以逃避责任的机会,毕竟波音并不负责动力部分。
那么综上情况下,波音真的可能在2029年之前实现首飞,并进入量产阶段吗?甚至可以问美国空军,真的确定好F-47的飞行包线了吗?
在美国宣布F-47后不久,歼-36多次进行试飞,最新的试飞还出现了歼-36放油试验。这种试飞进度远远超乎外界的想象,美国军事媒体《19 Forty Five》也不得不承认,歼-36“具有先进的稳定性和飞控能力,其快速推进的试飞周期和没有伴飞飞机表明了中国对其性能充满了信心。”
原本最乐观的分析师也认为,中国的六代机虽然2024年年底出现,但想要真正加入现役和具备战斗值班能力,最快也要2035年。
可是现在它们的进展实在过于喜人了,按照现在的时间节点推算,在F-47于2029年完成首飞的同时,中国新一代战机就会进入空军,并在F-47服役前完成战备值班的能力。
当歼-36批量翱翔在西太平洋上空之时,美国的F-47会在哪里呢?基于笔者对波音公司的认识,大概率到时候得F-47还在波音的“超级工厂”修修补补,为之后的试飞做调整。
而美国海军的六代机F/A-XX,可能连原型机都还没搓出来。
来源:盖一鱼一点号